第五十三章 西行之路(1 / 2)
“没事,瑶儿不是追上姐姐了吗?”奚景瑶摇着清音,求着说:“姐姐,带我去竹海!”
奚景轩说:“小妹,不得无礼!”
奚景瑶说:“大哥哥,瑶儿已经是特别懂礼了。”她环顾四周,问:“三哥哥呢?为什么姐姐来了也不出来见一面?好无礼哟!”
奚景轩说:“你三哥哥军务繁忙……”
“爹爹也总是说军务繁忙,就没有好好的陪过我和娘亲,现在三哥又这样!”奚景瑶生气的说。
清音说:“妹妹你别怪三哥,真心为国为民的人,军营生活就这样。”
奚景瑶说:“姐姐你别替三哥说话,瑶儿知道,姐姐才是最想见三哥的人。”
清音一愣,忙说:“我没有。”
奚景瑶笑了,指着清音的脸说:“你瞧,还说没有,脸都红了。”
清音很是尴尬,奚景瑶放开她,自盅了一杯洒,端起相敬:“各位将军叔叔们,瑶儿感谢你们款待姐姐,瑶儿敬大家!”
众将士皆举杯,说:“大小姐请!”
众人一饮而尽。
奚景瑶说:“大哥,瑶儿要和姐姐去竹海,你先别跟爹爹说。”
奚景轩说:“这可不好,你从小到大没出过京城,大哥不放心。”
奚景瑶说:“大哥,我已经是大人了,而且有姐姐相伴,你担心什么?”她过去抓着大哥的手臂,使劲摇他,娇声说:“大哥哥,你就答应吧!从小你最痛瑶儿了。”
奚景轩被摇得晕头转向,只好说:“好吧好吧!大哥答应了,不过一路上你要听平西将军的话,别惹祸。”奚景轩想,自剿灭高欢后,西府暂时承平,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奚景瑶高兴的说:“我就知道,大哥最好了。”
奚景瑶跑过来复抓住清音的手,说:“将军姐姐,大哥答应了,我可以和姐姐一起出门了。”
清音很无奈,不过她想,奚景瑶武功自也不弱,即使跟着去也不会出什么事。
饭后,清音,青兰,奚景瑶三人同住一营房中,青兰说:“瑶儿小姐,这次侯爷能让你出门,可真是奇迹。”
奚景瑶说:“姐姐教了我那么多,爹爹不是要我懂礼吗?现在,我做到了,他自然高兴。”
清音说:“此去西府,路程遥远,沿途流民甚多,山上也多草寇。天下并不承平,我们还需小心才是。”
“是,姐姐!瑶儿会小心的。”奚景瑶说。
第二天清晨,清音三人别过奚景轩等人,快马向西去。吴将军,萧将军领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随即出发。
清音三人一路往西,因为是单骑,且马的脚程好,比迎亲的车队快了一倍有余,中午,穿过了十方镇,奚景瑶看到道路两边一望无际的农田旱地,农户忙着整土播种,她说:“奶奶说现在天下大旱,粮食欠收,要求所有人精简开支,节约粮食,可是我现在看到的却是土肥水美,人们其乐融融,也没有受旱的情况呀?难道传言是错的?”
清音说:“传言没错,只是这里背靠琼山和北山,水汽在山间凝结,形成降雨,滋润了这里的土地。你向南行,进入中原腹地,就会发现,即使有渠道把所有的水源都用上,也如杯水车薪。上千万亩的耕地得不到水的滋润,土地干裂,庄稼枯死,而且受旱的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
奚景瑶惊说:“听说天下一直承平,虽有动乱,但很快平息,也只限边彊之地,不知何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是来自上天的惩罚,咱们大夏将倾?”
“妹妹这话休得再说,小心祸从口出,触犯天威。”清音说,“这天降灾祸,非人力可为,相比东州,上州,庭州之地,中州还算好的,我们基本上还不愁吃穿,但天下承平,也兄限于庙堂之上,王公贵族,广大的平民百姓,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圣人多被眼前的繁华蒙蔽了眼睛,是看不到天下困苦的。”
说话间,经过一个村寨,奚景瑶见路边有一妇人领着一名小孩在那儿,妇人头发蓬乱,两眼失神,那小孩头上插着一根稻草,双腿跪在地上,耷拉着头,一动不动。
奚景瑶奇问:“这是为何?”
清音说:“孩子的头上插着稻草,表示人如草芥,这是大娘在乞求路人,行行好,买下我的孩子吧!”
奚景瑶惊得说:“小孩也能卖?”
清音说:“妹妹是不知,很多百姓一生辛劳,获得的收入除去税租,不够养活一家人。为了不致于全家饿死,只能忍痛卖掉自己的孩子,这样家里获得了收入,孩子进入大户之家,也能够生存下来。”
“卖自己的孩子,这多残忍。”奚景瑶说。
“平民为了生存,是没有选择的,再残忍的事也得做。”
奚景瑶跳下马,走到妇人面前,取出一锭银子给她,轻声说:“大娘,收下这锭锒子,带着孩子回家,好好生活,别卖她了。”
妇人接过银子,伏地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