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散会了也都不愿意走(1 / 2)
一个人管一群人当然不好管,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个人最多直接管七个人,这是管理学的上限,实际上受你个人管理能力和任务复杂度,以及被管理者的素质影响,根本管不了七个。
进行分层管理的话,一个人最多管四十九个人,再往下的话,最多也就四百人。
再多就不是你在管理了,而是你边人的水平。
所以出现了扁平化结构和倡导自我管理,都是为了降低管理难度,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提高管理效能的方法首先就是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比如上报材料表格,来获取
这个信息传递速度决定着你的管理范围,所以古代王朝的疆域强烈依赖马的速度。
所以会出现“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浪漫,而现在沟通流畅了,今天晚上就能够爱上一个人,第二天早上就能分开。
第二就是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的体系,这就是体制的由来,有了体制,管理的难度开始大大降低,所以会出现嘉靖皇帝二十四不上朝、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朝廷依然运转的原因。
而嘉庆帝一生勤勉,国力却持续下滑,充分证明了单靠自身勤快是管不了人的。
最后是统一思想,统一团队目标和价值观,能够减少管理摩擦,能够减少内耗,所以要不停地开会,不停地统一思想。
至少你告诉下边的人,我为什么这样做,我这样做是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我这样做的手段是什么。
至少杨辰把这些理论清楚地传达给了落实,至少要有奖惩机制,就比如说教育局局长刘长锁,就给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听话就是提拔,而环保局局长李云丰就是一个反面的典型。
这样杨辰拿出来的工作作风整顿热线同样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只要反映来的问题,都能够得到纠正或处理,自然就会有人继续反映。
如果你形成虚设,应付式地设了一个热线,群众打电话进来全是糊弄式的官方回应,那么就不会再有人打电话进来。
最后,杨辰说道:“记住,往大了说,你们是给国家干的,往小了说,你们也是为了养家糊口,能为大家谋福利的事,我也绝对不会小气,干的好了,该提拔了,我也不会吝啬,职务也不是我个人的,我也不会拿这个职务来换取任何好处,谁都知道,我不收礼,也不吃你们的饭,我只看工作,我安排的工作,你落实到底了,就是功劳,没有落实到底,或者糊弄我,那就是差错。”
“我这个人很简单,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咱们县里还有几个领导职位有空缺,包括科级干部也有好几个没有补齐,为什么不呢,因为我没有看到合适人选,我这个人宁缺毋滥,不合适就空着,也不能随便就交给谁,不能为了提拔而提拔。”
“所以,想进步的,拿出表现来,干不出什么大成就,至少把我说的庸懒散拖那几个情况给我整顿到位。”
对干部们来说,提拔这个承诺最诱人,特别是又有刘长锁为例子。
杨辰这个时候又说道:“发改委、民政局、警察局、国土局、规划局、交通局、水利局、工商局、环保局、城管局,城建局,这几个单位留下,其它人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