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梁川古城(一)(2 / 2)
我没回头,只稍稍放缓了脚步——走廊是酒店公共区域,红地毯铺得整齐,再往前就是电梯口,公共地方得守规矩,总不能真跑起来。不一会儿,就传来房门关上的“咔嗒”声,接着是老狂沉稳的脚步声,他很快就跟了上来。
四人并肩走到电梯口,老狂上前一步按下下行键,电梯门上方的数字正从1往上跳——10、11、12、13……数字慢慢接近16,小喧儿盯着屏幕,忍不住跟着数:“14、15、16!到啦!”
“叮”的一声轻响,电梯门缓缓打开。小喧儿和小何儿立马往前窜,先一步冲进电梯里;我跟老狂对视一眼,也跟着踏进电梯门。刚站定,就觉出电梯里的光比走廊亮些,却不刺眼——墙面是浅金色的金属板,地面铺着跟走廊同色系的红地毯,看着宽敞又大气,果然是品牌酒店的样子。
我的目光很快被电梯内壁的全息宣传框吸引——框里的照片正慢慢闪动,第一张是高耸的绿山,山尖绕着白云,的水流绕着石头,溅起细碎的水花;第三张是峡谷,两侧的岩壁上爬着绿植,谷底铺着青石板路。
电梯里静了会儿,俩孩子东张西望看宣传照,老狂则靠在轿厢壁上,脑袋轻轻晃着,不知道在琢磨什么。我清了清嗓子,指了指宣传框:“你们三个要不要考虑去这儿?看照片风景不错哦。”
老狂抬眼扫了眼我指的方向,还在轻轻晃着头:“哦,这地方我看攻略的时候见了,后天去吧。”
“后天元旦,你打算在山里过?”我挑了挑眉。
小喧儿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山里,元旦?哇!那我要露营!”
“行嘞,到时候要是能安排,必须给你整个露营。”老狂笑着揉了揉小喧儿的头,又看向我,“话说,咱一家四口还没一起露营过吧?”
我点点头:“甭说一家四口,我跟你都没试过。我从小到大就没什么露营经历,到时候还得靠你折腾。”
话音刚落,“叮”的一声,电梯门又开了——已经到了1楼大堂。我们走出电梯,刚拐过转角,之前帮我们办入住的工作人员就笑着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张彩色传单:“您好!看您带着小朋友,给您推荐附近一家烧烤店,口味不辣,还有小朋友爱吃的芝士玉米、烤香肠,离酒店走路就五分钟。”
她又补充道:“对了,明天早上的早饭7点半开始供应,您可以选到6楼、9楼、12楼或15楼的食堂吃,也能在房间里找预订电话,我们帮您送到房间。”
“好嘞,多谢推荐,我们记着了。”老狂接过传单,随手塞进兜里;我也笑着点了点头,说了句“麻烦了”。
工作人员又笑了笑,做了个“请”的手势:“您慢走,有需要随时联系前台。”我们跟她挥了挥手,顺着大堂的门往外走——刚推开玻璃门,外面的晚风就吹了过来,带着点凉意,远处的街灯亮着,把路面照得清清楚楚。
我们四个掉转方向往回走,刚走没两步,老狂就从兜里摸出那张烧烤店的宣传单,借着路边的街灯光亮展开了。
“刚那工作人员推荐的店,看着倒还像回事。”他用手指点了点单子上的菜品图。
我往他身边凑了凑,扫了眼上头的店名:“嗯,听名字就不错——‘烟火小烤’,‘烟火小烤’这名字,听着就够热闹。怎么样,你们俩小只可想去?”
小喧儿晃了晃脑袋:“我现在还不饿呀。”
小何儿跟在旁边,抬着小脸说:“要不还是去看看,说不定逛着逛着就想吃了呢。”
我笑着应下:“行,那咱们慢慢逛,顺道就去这家店瞅瞅。瞧这地图,进了城门沿大街走一截,右拐没多远就到了。”
老狂把宣传单折好揣回兜里:“听你的。”小喧儿往前蹦了半步,小何儿安安静静跟在他旁边,脚步都轻快了些。
没多大功夫,西水门就立在了眼前。我们停下脚打量——这城门造型和和悦古城的大差不差,就是矮了那么一截,少了几分雄伟威严,可砖墙上的裂纹、砖缝里嵌着的青苔,倒透着股实打实的老派沧桑。和悦古城是热闹繁华,可城墙都用现代手艺修得簇新,难免沾着商业化的亮气;这儿却还是老样子,看着更地道。
我往后退了半步,抬手指了指城门,笑着打趣:“嗯,风景不错。此情此景怎么能少得了拍照呢?所以有请咱们的御用摄影师老狂为我们记录此时此刻。”说着还冲他比了个“请”的手势。
老狂没搭话,默契地摸出手机点开相机。我拉着小何儿往城门根下站好,小喧儿立马蹦到中间,张开胳膊比了个“大”字;老狂举着手机退了两步,调整好角度喊了声“看镜头”,“咔嚓”拍了一张。小喧儿又赶紧收起胳膊,拽着小何儿的手比了个剪刀手,老狂笑着又按了下快门,连着拍了两三张不同的样子。
周围也有零星几个游客进出,有几个人路过时扫了我们一眼,跟我对视了一下——许是觉得我看着眼熟,又或是瞧着模样周正,不过也没多停留,各自忙着赶路,眼神碰了碰就挪开了。
拍完照,我们跟着零星的人流往城门里走。城门两侧立着现代修的路灯,暖黄的光把路面照得亮堂,倒不用担心踩空。刚进门的一段路挺安静,两边都是矮矮的民居,没什么商铺,看着就是本地人住的地方。
顺着路边的路标往前走了百十米,西水门内大街才算真正热闹起来——街边挨挨挤挤摆满了小摊,卖饰品的、炸小吃的、编手绳的,一眼望过去花花绿绿。不过这场景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新鲜,和悦古城比这儿热闹十倍,早就见得多了。
街上的人不算多,我们跟着人流靠右走。小喧儿和小何儿走在前面,瞧见有意思的小摊就停下来,伸手摸摸摊上的小泥人、拨弄两下挂着的风铃;我和老狂跟在后面,不远不近地盯着——倒不是不放心,只是我们俩的眼观六路比旁人多几分习惯,就算孩子往前窜两步,也能立马留意到,断不会让他们走散。
就这么走走停停逛了一阵,街边的小摊渐渐少了。这普通府城本就不大,方圆也就三两里地,穿过这条街,前面豁然开朗,四方街的牌楼已经立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