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 章 帝王排行榜:一龙二凤三猪(1 / 2)
视频戛然而止。
紧接着一个新的标题弹了出来。
【一龙二凤三猪,你知道都是谁吗】
看到标题的瞬间,嬴政、李世民眼睛一亮,嘴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
赢政下意识挺了挺胸膛,准备再次迎接身为祖龙的高光时刻。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帝王排行榜】
【叫一龙二凤三猪四痞五僧六光武】
【你知道他们分别对应的是谁吗】
嬴政:一龙是寡人,毕竟后人可称寡人为祖龙呢。
李世民:我是李二凤,《威凤赋》可听说过……
刘彻:我是猪……爹取的名,就这样吧……
【一龙必须是秦始皇嬴政】
【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
【将大一统思想深深刻在了华夏人的骨子里】
【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
大秦位面。
嬴政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虽然满朝文武,时常拍寡人的龙屁。”
“但唯有天幕的赞美,让寡人听得格外舒坦。”
嬴政微微抬了抬下巴,唇角高高扬起。
“听着舒坦。”
“多来点。”
……
【二凤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写过《威凤赋》,自比凤凰】
【加上被人称为龙凤之姿】
【家中排行老二】
【人送外号二凤】
【贞观之治把大唐推上亚洲顶流】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双手叉腰,心中豪气万分。
“你们就说这凤凰当的有毛病吗?”
瞧着眼睛笑成豌豆角的李世民,一向头铁的魏征也没有给他泼冷水。
魏征上前一步,赞同道:
“陛下,您这凤凰当的没毛病。”
……
【三猪是指汉武帝刘彻】
【因为汉武帝刘彻的小名叫刘彘】
【彘在古代就是猪的意思】
【亲爹取的名,名字比较接地气】
【打匈奴,开丝路,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
大汉位面。
刘彻眼睛瞬间亮得可怕,他猛地站了起来,做了个无比中二的姿势。
他单手指天,大声问道:
“能把国号变成一个民族的名字。”
“除了大汉,还有谁?”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心底闪过一丝失落。
“咱以为,三猪是我朱重八呢。”
……
旁白继续响起。
【四痞说的是汉高祖刘邦】
【47岁前偷鸡摸狗,无所事事】
【喝酒赊账,调戏寡妇】
【结果乱世之争,他一介地痞,逆袭成了大汉开国皇帝】
【证明了英雄不问出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大汉位面。
刘邦虽然对天幕将他排在刘彻后面颇有异议。
但一想到刘彻的功绩,以及是他刘家子孙,这点不满,被他压了下去。
刘邦啧啧两声。
“你以为乃公47岁前看狗打架。”
“没想到吧,乃公13岁就仗剑游历天下了。”
……
【五僧是明太祖朱元璋】
【出身贫寒,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出家当过和尚,最后建立了大明王朝】
【堪称史上最强逆袭剧本】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历代皇帝的起点都比咱高。”
“如果交换一下,他们不一定能取得咱这样的成就。”
……
【六光武指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运气逆天到能召唤陨石】
【被网友亲切称为位面之子】
王莽看着天幕盘点刘秀,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我怎么打得过开挂的人啊?”
“To!”
黎洛对这个排名毫无异议,他手指一抬,划走视频。
很快,一个新的标题弹了出来。
【明朝不亡,天理难容】
看到标题的瞬间,朱元璋眼皮一跳。
他万万没有想到,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上一个视频盘点帝王排行榜,他还为五僧感到沾沾自喜。
下一个视频便对明朝公开处刑。
“明朝不亡,天理难容?”
“明朝不是塑造了汉家最后的风骨吗?”
“怎么就天理难容了?”
就在朱元璋震惊的时候,旁白缓缓响了起来。
【如果说清朝是一座牢笼,那么明朝就是一座实打实的监狱】
视频开头就给了明、清两代帝王一个暴击。
朱元璋备受打击,他惨白着脸,望着天幕喃喃道:
“为什么?”
“为什么大明还不如清?”
大清位面的历代帝王脸色则舒缓了许多。
清朝一直以来,为后世诟病。
每逢盘点大清,历代大清皇帝心中都憋着一口气。
没办法,谁叫子孙后代不争气。
但今天,天幕竟然说大明之恶远胜于大清。
这怎能不让他们心中暗自窃喜。
乾隆唇角勾了勾,一脸玩味。
“真稀奇,大明竟然还垫底了。”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开始,他所设计的一切方案就是要将所有百姓当做工具人和囚徒来看】
【甚至以万民之力共同养猪】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备受打击。
他很想狡辩说他没有。
然而,明朝的宗室制度犹如一记重重的耳光,狠狠地打在朱元璋的脸上。
“咱想让天下人吃饱饭。”
“想让自已的子孙后代吃饱饭。”
“怎么这么难?”
朱元璋茫然四顾,内心翻江倒海。
“当皇帝怎么这么难?”
……
【朱元璋不仅继承和强化了蒙元的户籍制度】
【让每一个底层的大明百姓都画地为牢】
【固定在了一个阶级里】
【成为供养皇室的养料】
天幕话音刚落,大明位面的百姓全都炸开了锅。
以前他们从未想过户籍制度的弊端。
现在经天幕提醒,所有人瞬间恍然大悟。
“军户永远是军户。”
“商人永远是商人。”
“我们底层百姓想要逆袭,根本不可能。”
“原来这就是画地为牢。”
“让我们永远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而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勋贵、皇室,永远都能享受百姓的供养。”
“我不服。”
人群中有人喊出不服后,更多的人开始附和,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