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股市攀升(1 / 1)
谈妥了订婚的大事,书房内的气氛愈发显得轻松而愉悦。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氤氲着茶香的房间里,暖意融融。几人惬意地品着杯中香茗,言谈间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时,二伯杨瑞平缓缓放下手中的紫砂茶杯,身体微微倾向林云,脸上带着饶有兴致的笑容,开口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小林啊,最近关注A股的发展趋势没有?我可是注意到了,从去年年底开始,这大盘就跟换了发动机似的,一路往上冲,到现在已经涨了三百来点了,指数都站上一千两百多点,势头看着相当猛啊。你说,咱们这股市,是不是总算熬出头,要进入真正的爆发期了?”
杨瑞平这个话题一抛出来,立刻吸引了书房内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的眼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林云。
一年前,林云极具前瞻性地分析了股市的低估价值,并组织了资金入市。如今市场走势印证了他当初的判断,大家自然都想听听这位“小财神”对当前这波上涨行情的最新见解。
林云见二伯问起,且众人都望向他,便也放下了茶杯,神色变得认真而专注。
他并没有立刻给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结论,而是略作沉吟,仿佛在组织思路。
“二伯,您观察得非常敏锐。”林云先是礼貌地肯定了杨瑞平的关注,随后才不疾不徐地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从技术面和市场情绪来看,这轮从千点附近启动的反弹,力度和持续性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成交量温和放大,一些优质蓝筹股和试点改革的券商股表现活跃,市场信心相比前几年的熊市低迷,可以说是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审慎和理性:“不过,如果就此判断A股已经进入全面性的、可持续的‘爆发期’,我认为可能还为时过早,甚至在这种乐观的氛围下,更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
“哦?这话怎么讲?难道这涨势还有问题?”杨瑞平的兴趣被彻底勾起来了,身体不由地又前倾了些。
杨战老爷子虽然对具体经济数据不甚了解,但也听得十分专注。杨瑞宁和董佩仪更是凝神细听。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量。”林云条理清晰地分析道,“首先,驱动这轮上涨的核心动力,目前看更多是源于前期极度超跌后的‘估值修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带来的‘制度红利’预期。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否得到了坚实且广泛的改善,能否支撑股市走出长期大牛市,还需要接下来更多宏观经济数据(如企业利润、cpI、固定资产投资等)的持续验证。”
他顿了顿,继续深入:“其次,您看市场内部,结构分化其实非常明显。有些板块涨得又急又猛,已经有了些‘疯牛’的苗头,资金推动的痕迹比较重。而一个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牛市,更应该依赖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和估值的理性回归,是‘慢牛’,而不是单纯的资金杠杆和概念炒作。现在说全面爆发,根基可能还不够扎实。”
这时,杨瑞宁也加入了讨论,他更关心实际操作:“小林,照你这么说,那现在这行情,我们是该继续持有,还是可以考虑适当获利了结一部分?”
林云看向杨瑞宁,态度恭敬地回答:“叔叔,对于我们已经持有的、基本面优良且估值合理的筹码,我的建议是继续耐心持有。牛市(即使是初期)最大的风险往往不是下跌,而是过早地下车。但对于近期涨幅过大、纯粹靠题材炒作上去、缺乏业绩支撑的品种,可以考虑逢高适度减仓,锁定一部分利润,控制风险。”
董佩仪在银行工作,对金融有着专业的敏感度,她也提出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小林,我注意到最近央行货币政策似乎有微调的迹象,这对股市流动性会不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你怎么看后续的资金面?”
林云心中暗赞岳母的专业,立刻回答道:“阿姨您问到了点子上。资金面确实是股市的生命线。目前看,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央行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低,但微调预调肯定会有的。这意味着像去年那样极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可能会边际收紧,市场波动肯定会加大。这也佐证了我的观点,未来更需要精选个股,而不是盲目追高所有股票。”
他最后总结道,目光扫过在场的长辈:“所以,综合来看,我对市场中长期趋势保持乐观,股权分置改革这件大事基本完成后,A股确实可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未来空间很大。但短期而言,我们或许应该将预期从‘爆发式快牛’调整到‘震荡式慢牛’,重点在于把握结构性机会,深挖那些真正能受益于经济转型、行业景气度提升、并且估值合理的优秀企业。”
经过林云这一番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操作建议、既充满信心又强调风险控制的深入分析,书房内的几位长辈都露出了了然和赞许的神情。
只有林云心里门儿清,这轮A股行情哪止眼前的1200点,往后还要一路冲高到六千多点,眼下这点涨幅,不过是大幕刚拉开的序曲。
可这话他半句也不能往外说——一来,未来的走势说出来太过匪夷所思,别说杨家长辈们未必信,说不定还会觉得他年轻人心浮气躁、张口大话;二来,股市涨跌本就充满变数,即便他知道大致方向,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免得给家里人造成不必要的期待。
所以他只能顺着大家的话头分析当下,把那份对未来的笃定,悄悄藏在心里,只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往后该怎么把这份收益稳稳攥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