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各有心思(2 / 2)
“江南新区项目,我是总指挥。现在又让我担任督查组的组长,去督查我自己指挥的项目。这在组织程序上,前所未有。传出去,如何开展?这恐怕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
韩光达的话说得很有水平,他没有从个人意愿出发,而是站在了组织原则和工作大局的高度。
文兴海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他只是平静地看着韩光达。
“光达同志,你的顾虑,我理解。但你恰恰说反了。”
“正因为你是总指挥,这个组长才非你莫属。谁比你更了解江南新区?谁比你更清楚里面的门道?这次成立督查组,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为了帮助你,帮助指挥部,把家底盘得更清楚,把风险排查得更彻底。这是市委市政府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支持。”
“你想想,如果派一个不熟悉情况的同志去当组长,一来二去,光是摸清情况就要耗费多少时间?到时候查出来的问题,你这个总指挥认还是不认?”
“现在让你自己挂帅,查出的问题,是你自己领导的成果;理顺了台账,是你自己工作的成绩。这是在给你赋权,让你能名正言顺地拿起手术刀,切掉项目里可能存在的脓疮。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影响工作了呢?”
“还是说,光达同志,你对彻底梳理江南新区这本账,没有信心?”
一连串的反问,句句都打在韩光达的软肋上。
拒绝,就是不信任市委市政府。拒绝,就是对自己没信心。拒绝,就是不想把问题查清楚。
韩光达的脸色由铁青转为酱紫,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周凯开口了。
“文市长,韩书记的顾虑确实存在。我补充一点看法。江南新区是头号工程,成立督查组进行梳理核查,我完全赞同。但是,用三位市领导去督查一个具体项目,规格是不是太高了?”
“市里千头万绪,各项工作都需要市领导去抓。如果把我们三个人都压在江南新区这一个点上,会不会影响到全市其他工作的统筹兼顾?”
“我觉得,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考虑由江河秘书长牵头,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就足够了。我和韩常委,可以在宏观上给予支持和把关。”
周凯的发言比韩光达更高明。
他跳出了个人和程序的圈子,站到了全市工作的大局上,言下之意是,为了全市发展,不能如此集中领导资源。
同时,他巧妙地把球又踢回给了陆江河,试图回归到他最初的设想。
这件事是个死结,他想尽快从这件事里面抽身,不想参合太多。
他的话音刚落,一直沉默的陆江河突然抬起了头。
“周书记说得对,市里的工作确实千头万绪。”
陆江河先是表示了赞同,让周凯心里微微一松。
“不过,刚才文市长已经明确指示,江南新区是‘全市的头号工程’,是‘江州的未来’。我个人理解,对于头号工程,投入再多的精力,都不为过。”
“如果我们作为市领导,都不能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市委市政府定下的头号工程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