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死局(1 / 2)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饶是陆江河见惯了风浪,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江南新区,这个项目从最初的规划算起,至今已经足足八年。
八年前,江州市的经济正处于一个瓶颈期,传统工业增长乏力,城市发展后劲不足。
时任省委书记的沈珉坤亲自到江州调研,力排众议,拍板定下了“决战江北,开发江南”的城市发展战略。
江南新区,便是这个战略的核心与龙头。
按照省里的规划,这里将被打造成集金融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和生态居住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是整个江南省未来二十年的经济增长极,是江州市迈向准一线城市的关键跳板。
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省市两级财政前前后后投入的资金,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八年过去,这座被寄予厚望的未来之城,如今却成了一片巨大的半拉子工程。
陆江河翻开一份市政府督查室的内部报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问题频出,积重难返。
报告里写得触目惊心。八年时间,江南新区建设指挥部的总指挥,已经换了三任。
第一任,是市里一位资历深厚的常务副市长,干了两年,因为项目拆迁问题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被一纸调令调去省人大当了副主任,黯然退场。
第二任,是从省发改委空降下来的一位副主任,年富力强,思路开阔,试图引入市场化资本,盘活项目。结果不到三年,就因为涉嫌在土地出让环节中存在利益输送,被纪委立案调查,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
第三任,也就是现任指挥长,是市委副书记韩光达兼任的,这两年虽然有些成绩,但是项目进展依旧缓慢,各种问题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陆江河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或者能力问题了,这背后,是一张看不见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大网。
他拿起另一份财政局和审计局的联合审计报告。
账目,是一笔彻头彻尾的糊涂账。
专项建设资金的去向,犬牙交错,模糊不清。
大量的资金以“工程预付款”、“拆迁补偿备用金”等名义划拨出去,却迟迟不见相应的工程进度和补偿协议。许多款项的最终流向,都指向了几家注册地在省内外的空壳建筑公司和咨询公司,然后再无踪迹。
工程招投标环节,更是混乱不堪。一个标的数亿的基建项目,层层转包、分包下去,到了真正施工的队伍手里,工程款只剩下不到三成。
报告附件里附了几张现场照片,那些已经建成的道路路基开裂,桥梁的钢筋裸露,让人看的十分不舒服。
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除了几栋孤零零的办公楼框架,剩下的就是一片长满荒草的土地。原本规划的中心湖,挖了一半,成了一个巨大的臭水坑。
最严重的是土地问题。新区规划的几块位置最好的商业和金融用地,在过去几年里,通过各种眼花缭乱的操作,被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了几家名不见经传的房地产公司。
如今,这些地块上已经建起了高档的别墅区和商品房,与不远处停滞的市政工程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这等于把新区的“肉”都给吃了,只留下一副啃不动的“骨头”给了政府。
陆江河将报告重重地合上,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终于明白,文兴海市长为什么要在常务会上突然发难,又为什么偏偏点将让他来牵这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