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官场:退婚后我青云直上 > 第1316章 阳谋难防

第1316章 阳谋难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将自己和韩光达一同绑在了滨湖大道这个舞台上,逼迫着这位常务副市长,也是项目总指挥,亲自来解决这个残局。

韩光达面临的选择清晰而残酷:要么,坐视项目停摆,民怨沸腾,引来市长文兴海的雷霆之怒,并最终等来省纪委的审计专案组,将整个江南新区的黑幕彻底揭开,身败名裂;要么,他必须在三天之内,把钱拿出来。

陆江河笃定,韩光达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后者,才能让他获得一线生机。

而这,正是阳谋最精妙的一环。陆江河根本不关心韩光达如何去“筹钱”。

那笔从项目上流失,进入了各个私人腰包的巨额资金,陆江河深信,其背后最大的操盘手,正是韩光达本人。

如今,为了自保,为了堵住滨湖大道这个最先爆开的口子,韩光达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动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逼迫那些吞了钱的利益共同体,将已经到嘴的肥肉再原封不动地吐出来;第二,动用自己其他的黑色或者灰色收入,来填补这个窟窿。

无论选择哪一条,对陆江河而言,都是一场胜利。

如果韩光达选择了第一条路,那么他亲手建立起来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将因为这次“失血”而产生剧烈动荡,甚至分崩离析。

那些被迫吐出钱的人,会对韩光达的领导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心生怨恨。

一个内部失和的腐败团体,其堡垒不攻自破。陆江河的督查组便可以趁虚而入,顺着资金回流的痕迹,将这个网络一网打尽。

如果韩光达选择了第二条路,用另一笔来路不明的钱来填坑,那就更简单了。

这无异于是在旧的犯罪证据之上,又添了一笔新的罪证。只要审计的刀子切下来,这笔新资金的来源,将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当那笔工程款到账,当滨湖大道重新响起机器的轰鸣时,陆江河知道,韩光达已经走进了他设下的棋局,并且,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

这一子,看似是解围,实则是自缚。他为了扑灭眼前的火苗,却引燃了整个仓库的炸药。

阳谋已成,再无转圜余地。韩光达的所有挣扎,都只会让他陷得更深。

而陆江河在会上提出的“双重验证”机制,则是关上了最后一扇门,它将彻底锁死韩光达在整个江南新区项目内辗转腾挪、拆东墙补西墙的所有空间。

接下来,陆江河要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等待韩光达在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中,走出下一步,也是最后一步错棋。

第二件事,则是在滨湖大道复工的同时,于江南新区内部掀起的一场人事风暴。

陆江河推行的“现场验证+数据核查”双重验证机制,如同一台精密的筛查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不过一周时间,首批筛查结果便摆上了市委的案头。

土方开挖量、钢筋采购吨位、水泥标号,一项项数据在现场勘测下,与报表上的数字出现了巨大偏差。

造假的证据链完整清晰,现场的照片、仪器的读数与签了字的财务报表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沉默的审判机制。

一份附有十几个名字的名单,随同报告一并上呈。

这些人,都是在新区各个项目部门负责签字审批的科级、处级干部。

市长文兴海的反应,快得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将报告留中不发,也未曾召集相关人员谈话,而是直接召开市委常委会。

会议议程只有一项。

结论也只有一个。

名单上的所有人,一撸到底,停职接受纪委调查。

那份盖着市委鲜红印章的免职文件,如雪片般飞入新区管委会的各个办公室。

江州市的官场,地动山摇。

长久以来,报表掺水、数据浮夸,是许多工程项目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维系某些利益链条的润滑剂。

现在,陆江河不仅是擦掉了这层油,更是要将齿轮里的锈迹一并剔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