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调查(1 / 2)
不得不说,朱兴明的性格变化很大。
之前的他,也是杀伐果断。
可是做了帝王的位置上久了,朱兴明发现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朕身处此位,每一道旨意,都关乎国法纲常,关乎无数人的身家性命。若仅因怜悯而轻下判断,或因愤怒而仓促行事,非但无法伸张正义,反而会制造更多的冤屈,甚至动摇国本。朕,必须看到确凿无疑的证据,必须确保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经得起天下人的审视,经得起史书的评判。”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孟樊超的心上。
他忽然明白了,皇帝并非冷漠,并非不近人情,而是身处其位,必须保持极致的冷静和审慎。
自己所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而皇帝所要权衡的,却是整个冰山的重量以及其下的暗流汹涌。
御书房内皇帝那番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话语,让孟樊超沸腾的热血逐渐冷却。
他明白,陛下并非不愿为民伸冤,而是身处九五之尊,每一步都必须踩在坚实的证据之上,容不得半分侠义心肠的冲动。
这桩案子,已不仅仅是为苏婉清父母讨还公道,更是对他孟樊超能力、心性和忠诚的一次严峻考验。
他没有立刻大张旗鼓地前往杭州,那无异于打草惊蛇。他先是动用了暗卫在江南的隐秘网络,派出了数批精干人手,化装成商旅、流民、游方艺人等,先一步潜入杭州府和钱塘县,进行前期摸底和布控。
他们的任务是摸清王大宇和赵蟠的日常行踪、势力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弱点,并尝试接触可能的知情人,但绝不轻举妄动。
同时,孟樊超对苏婉清做了周密的安排。他并未将她留在京城,而是决定带她一同南下。
原因有二:一是苏婉清是苦主,对当地情况、人物关系最为熟悉,是活的地图和人证库;二是将她独自留在京城反而更不安全,带在身边,在自己的保护下更为稳妥。
他让苏婉清换上男装,扮作自己的随行书童,并再三叮嘱她,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没有他的指令,绝不可暴露身份,更不可冲动行事。
一切准备就绪,孟樊超带着化名“苏清”的苏婉清,以及两名扮作伙计的得力暗卫,乘着一艘看似普通的客船,沿着京杭大运河,悄然南下。
船行数日,抵达杭州时,正值江南莺飞草长的暮春时节。西湖碧波荡漾,垂柳如烟,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一派人间天堂的景象。
然而,在这片富庶秀美的外表下,孟樊超却能敏锐地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压抑气氛。码头上税吏的盘剥似乎格外严苛,街巷中偶尔可见神色倨傲的家丁簇拥着华服子弟招摇过市,市井百姓交谈时,眼神中总带着几分谨慎和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