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这个县的官员,全体受皇帝封赏(2 / 2)
“女性,一月发放五十斤……”
“朕又思虑,女子为母则不舍吃,省出粮食,养活孩子,故而,再对女性赈济做额外规定。”
“倘若女性带孩,每幼童补助口粮三十斤,按月发放,不可折扣。”
“”如若情势紧急,也可申请按日发放!”
“凡我大唐各道各州各地,任何县衙都不得敷衍,无论差事如何繁琐,哪怕一日一发口粮,然而,必须严格执行。”
关于这一道口谕,杨一笑思虑的最为详细。
他甚至专门定下了可以一天一发的规定,防备的是残疾百姓按月领取会被扣下粮食。
如果全都执行一个月发放一次粮食的方式,几十斤就有可能引发基层办事吏员的贪心,可如果一天一发,几斤粮食的吸引力会小很多。
或许基层仍会有贪心之人,可是贪之前要想想值不值。
为了几斤粮食触犯大唐国法吗?
一旦饿死了残疾百姓,脖子上的脑袋可能要丢啊。
所以,杨一笑这道口谕在预防贪腐,尽最大的可能予以保障,让百姓不会因为残疾而饿死。
……
但是杨一笑要做的并不止这些。
如果只定下赈济残疾的政策,那么只能保证百姓饿不死,如果想让身有残疾的百姓过的更好一点,最终还是要让残疾人具备自谋衣食的门路。
因此,他的口谕还有一段!
“大唐兴修基建之国策,将要持续十数年之久,农忙耕作,农闲开工,百姓无论务工务农,疲累之时该有歇息。”
“朕特制定一道政令,各地要出资招募残疾人,成立或是唱曲或是说书之戏团,于田间地头又或基建工地为民送戏。”
“凡所花费之开支,由当地县衙承担,每年汇笼上报朝廷,户部按实数拨款给付。”
“各道各州各地,要根据粮价波动情况随时调整……”
“要时刻保持残疾百姓唱曲收入,不可低于一日所需之三倍口粮,也即是一日唱曲收入不可只撑过一天,必须能满足购买三日之粮方算合理。”
“无论农闲农忙,无论戏团开不开工,此收入不受影响,一月按三十日计算。”
杨一笑制定这道政令,说白了就是官办戏团。
通过招募残疾人唱曲说书的方式,让这些无法干活的百姓有固定收入。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没有任何皇帝能为百姓如此,也没有任何皇帝想过要帮扶残疾人。
所以当这份口谕传播开来之后,必然会有无数残疾之人跪地磕头。
大唐皇帝,仁慈恩典啊。
……
杨一笑在江北道待了两天,在万民相送之中起驾离开。
道路两旁,跪满百姓,有嚎啕感恩的大哭之声,冲上云霄仿佛把天空掀翻。
杨一笑掀开车帘子,临走之前对秦文远叮嘱了几句,道:“你是朕亲手拔擢起来的县令,之所以拔擢是因为你的品性,至于才干如何,朕暂时无法确定,因此,朕要叮嘱你……”
“好好治政,造福一方水土。”
“将来说不定哪一天,朕又巡视到了这地方,想起你这个县令,曾经端着粥碗喂我吃。但如果那时候让朕听到你治政不力的情况,朕可不会因为一碗热粥就袒护于你,记住了吗?”
秦文远拜服于地,泪流满面的嚎啕大哭,发誓道:“陛下隆恩厚赐,微臣毕生不敢忘怀,陛下殷切叮嘱,微臣唯有鞠躬尽瘁。”
杨一笑点点头,温声道:“很好,朕等着听到你的功绩。总之你记住,你是朕亲手拔擢的官。所以啊,不要给朕丢了脸。”
秦文远哭的越发嚎啕,有为君王效死之决心。
杨一笑目光转动,从秦文远身上落到那个残疾女子身上,他声音变的更加柔和,语气宛如邻家兄长一般,道:“大妹子,别忘了咱们的约定,好好唱曲赚钱,把你两个孩子养大……”
“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还要点曲让你唱一首。”
“别哭,别哭,把眼泪擦擦!”
“听好了,朕去帮你讨债……”
杨一笑的柔声细语中,残疾女子哭成了泪人,带着两个孩子跪地不起,无论怎么拉都不肯起来。
“陛下,陛下啊,奴家感恩您,奴家一辈子不忘您的大恩大德。”
“是您给了我堂堂正正活下去的命。”
杨一笑心里难受,但却强行忍下。
他对辛文郁微微示意,车马缓缓在百姓的夹道相送中离开。
……
【第一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