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杨一笑嚎啕大哭(2 / 2)
他声音像极了心硬如铁的帝王。
“朕在很久之前就答应过他们,如果战死就给他们马革裹尸,朕一向不肯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必然会做到。”
“可是,可是,朕这会儿感觉浑身没有力气……”
“你们谁能帮帮朕,去把朕的坐骑砍了,既然要给孩子们马革裹尸,那就用朕的坐骑最合适。”
杨一笑说到这里时,终于有个谋士忍不住出声,小心翼翼道:“主帅之坐骑,轻易不可杀,否则,不吉利……”
这劝说并没有错,然而杨一笑瞬间暴怒。
整座帅帐之中,响起他的咆哮:“朕说了,要给他们马革裹尸。”
“滚,你们都给朕滚出去!”
“杀马,立刻去杀马!”
刘伯瘟叹息一声,对众人递了个眼色,所有人不敢再开腔,全都小心翼翼的告退。
整个中军帅营之中,只剩下杨一笑和赵云。
赵云伤势不轻,然而恍如未觉,一直趴在地上痛哭,嚎啕之声充斥着自责和嘶哑。
突然,另一声嚎啕从中军帅营中响起。
刚刚走出的谋士和将领们,无不回头看向哭声传来的方向,然后,人人落泪。
只因大家都听的很清楚,那是陛下悲痛到极点的哭声。
“孩子啊!”
“我的孩子们!”
“你们让我如何跟家里交代,你们让叔叔如何去见你们的爹娘……”
“老天爷,朕求求你,把我的侄儿还回来,还回来,行不行?”
杨一笑从不迷信,然而这一刻却渴盼着世上真有神佛。他是大唐天子,他向神佛求助,如果能让侄儿们复活,他愿意从此信神信佛。
可惜,这世上终究没有神佛。
……
时,大唐洪武七年,九月。
西伐联军统帅大营,向各方发出战果通报,河套平原战役前后历经八次,已从东部达到了中部,共计绞杀西夏精兵十九万,超过了党项常备兵马的三分之一。
洪武大帝御驾亲征,龙纛大旗始终前压,此时已在河套平原中部扎营,围住了西夏三大王城之一的夏州城。
大唐驸马辛文郁,身受重伤生死未知。
大唐皇族的三位国侯,皇帝杨一笑的三个族侄,战死疆场,尸体几乎被战马踏烂。
洪武大帝下令,斩杀帝王坐骑,为侄子们马革裹尸,灵柩运回大唐燕京。
大唐冠军侯赵云,重伤失去再战之力,已被洪武大帝暂时剥夺军职,送回山东道泾县山中之城养伤。
除此损失之外,大唐还有十几个将领受伤,然则洪武大帝不欲退兵,已下严令必须困死夏州城。
这一番通报发出之后,战果辉煌让各方振奋……
然而,大唐的战损也让各方生出某些念头。
比如西夏北方一处战场,金国狼族的将领紧急鸣金收兵,第一时间向草原发送急报,请示可否趁机攻打受损严重的大唐。
然而,仅仅半日时间,有八百里加急赶赴,送来了金国大都的旨。
完颜璟在圣旨上的言辞很严厉,甚至字里行间隐隐有着恐慌的意味……
“混账,糊涂!”
“此次我金国出兵,打的目标乃是西夏。朕和杨一笑,兄弟也,之所以出兵,就是为了响应他的号召。”
“尔等安敢趁他战损生出背刺之念?”
这一段话,比较冠冕堂皇,接下来,才是完颜璟紧急发来圣旨的本意。
“尔等何其愚蠢?莫非想死不成?”
“大唐皇族的青年总共只有二十一个,这一次竟然战死了三个人……”
“杨一笑现在必然充斥杀意,属于一碰就炸的情况,如果有谁在这时候触他霉头,必然迎接大唐最疯狂的反击。”
“固然此次大唐的战损有些严重,可你们注意到大唐的战果没有?”
“一战之下,歼灭党项精锐十余万,而大唐的损伤仅仅一万多,此乃骇人听闻的十比一战损。”
“朕已经接到密奏,大唐有威力巨大的神器。”
“汝等莫要找死,老老实实打西夏,如果有谁胆敢背刺大唐,朕亲自发兵帮杨一笑征讨尔等。”
完颜璟不愧是精明之辈,敏锐的察觉到了危机。
他第一时间就推测到,这时候的杨一笑必然满肚子憋着火,谁敢碰,谁就死。
……
同样的消息,还传到其他各方友军。
南云,赵构连续两天唉声叹气,派出一队使臣,前往大唐吊唁。
大楚皇帝不断给自家军队发书,严厉告诫一定要不顾生死作战,如果出现畏战不前的情况,很可能会被暴怒的杨一笑迁怒。
郓王亲自发来书信,告诫虞允文等一众川蜀谋士,如果大唐军队为洪武大帝的侄子戴孝,那么川蜀谋士也要老老实实的附随。
西北处,草原和西夏接壤的一个州,蒙人青年孛儿只斤眼眶泛红,灌下烈酒之后躲在营帐里哭了一场,等他从营帐出来之后,下令全族健儿攻破一座城池进行屠城。
一个蒙人老者劝他不该如此,认为屠城会导致党项人抵抗更猛烈。
孛儿只斤却咬牙切齿道:“我义父现在很伤心,他的三个侄子战死了,当初我被义夫收下之后,杨氏的年轻一代都把我当作亲兄弟。”
“咱们蒙人一族深受杨氏大恩,岂能畏惧党项人的抵抗猛烈?”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直屠城。”
……
“第三更送上,今天爆发接近9000字。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不可能老杨一直打别人没有任何损失,那样的话咱们这本书就变成无脑爽文了,对不对”
“总之我想尽量写的合理一点,帝王在创下伟业的过程中,终究是要有一些牺牲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