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游手好闲(2 / 2)
联合政府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将威廉·凯恩曾经审核过的所有提案、全部整理出来进行复检,再通过旁人对威廉·凯恩的了解和判断,尽量去贴近他的思维模式。
这其中不仅涉及到科研和人员调动,还要结合威廉·凯恩的经历,对他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进行深度剖析。
所以在我刚作为“替代品”被闲置之后,我依然没有放松神经,反而时刻准备来打这场“硬仗”——然而并没有人来找我。
陈金平预计这项工作至少需要12小时,可是刚刚6小时多一点的时候,他们就完成了全部的整理和交接。
我一直待在房间里,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他们确实把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并且全程没让我做任何参与。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几乎涵盖了联合政府要完成的各个方面,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很顺利,顺利到几乎每一项都提前完成、并且全程没让我做任何参与。
7小时后,“蒙蒂塞洛”的最终筹备阶段重新开始;
10小时后,“开拓者”项目的准备工作彻底完成;
19小时后,“虫洞”的最新勘测数据顺利回收;
27小时后,发射“蒙蒂塞洛”前往“虫洞”的最佳航线和备用航线拟定完成;
40小时后,“蒙蒂塞洛”的建造工作彻底结束、开始进入最终的验收阶段——这些工作在原本的计划中,是需要至少半个月的。
“怪不得人家是1号,工作能力确实比我强的多啊……”
我瘫在椅子上酸溜溜的想着,前方是李智勇和那个“1号”、在跟十几个科学家做最终的细节讨论。
是的,得益于陈金平给我的权限,我进入了一场级别很高的内部会议,但也仅仅只是“进入”、而不是“参与”。
近三个小时的会议,十几个人围着一堆数据热烈讨论,却从始至终都没人问过我的意见、甚至都没人看过我一眼。
这让我有种被刻意忽视的挫败和恼火,不过在过去的40个小时里,我已经彻底习惯这种感觉了。
就像我的“觉醒”结束、刚回到地球的时候一样,无论我去哪儿、做什么、说什么,周围的人都没有任何反应,仿佛他们都听不见我、也看不见我。
所以有那么几个小时,我经常跑去那些非专业人士不得入内的区域——我对那些区域内部没什么兴趣,但是那边的护卫队会把我拦住,那会让我觉得自己还在。
可惜这种“自欺欺人”也是有尽头的,就像我现在旁听的这场会议一样。
又过了一个半小时,会议顺利结束,我也准备再去找点别的乐子。
可就在我起身准备出门的时候,“1号”突然朝我喊了一声:“有时间吗?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