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一如既往(1 / 2)
“你能救肖海?!”
突然的希望让我忍不住激动起来,甚至忘了这个想法、是我从杨佩宁的意识中感知到的。
但好在杨佩宁没忘,所以他的反应依然冷静:“我只是突然想到,或许存在这个可能,至于是不是真能成功……我只能说,我之前从没操作过‘应急预案’。”
“但你现在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境”……”
“你也说了,是‘现在’。”
杨佩宁用一声叹息打断了我,语气里带着一种非常明显的、强迫我要保持冷静的克制:“你知道‘应急预案’的原理,但应该不清楚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吧?”
“举一个不算恰当的例子——用电脑对文件进行复制粘贴、或者剪切粘贴的时候,我们的操作似乎只是按几个键,可是按键之后、电脑程序内部的流程你了解过吗?”
“……没有。”
“‘应急预案’就是这样,听起来像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或者‘剪切粘贴’,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说到这里,杨佩宁那边的意念忽然强了几分,随后在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一种不是我主动发起的、由“0”和“1”组成的、数据洪流的想象画面。
“无论‘剪切’还是‘复制’,都要将自身电荷融入目标个体的生物电场,在通过自身电荷、对目标个体的大脑记忆区进行刺激,使其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
杨佩宁话音落下,那片想象中的数据洪流也变得更加宏大:“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生物电脉冲信号,而所谓的‘复制’或者‘剪切’,就是记录这些脉冲信号。”
“完成记录之后,再将这些脉冲信号按照相同的规律和次序、刻录进新的目标个体的大脑,这个过程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否则哪怕只是一个字符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最终失败。”
“……”
我怔怔的感受着那股“数据洪流”没说话,虽然我很难具体的想象出来、那是一种怎样的难度,但我能感受到杨佩宁的严峻。
之前准备尝试操控“蒙蒂塞洛”的时候,他的心情都没有这么严峻过。
“再给你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吧。”
杨佩宁感受到我的似懂非懂,便又换了一种说法:“你应该听说过那句话——整个宇宙中的星球总量,比地球上的沙子总量还要多。”
“但人脑、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脑,所储存的数据可能比整个宇宙的星球总量还要多。”
“而‘应急预案’,就相当于将这个宇宙的所有星球都收集起来,再按照它们原本的位置、布局、运行规律,布置到另外一个全新的宇宙当中。”
“这其中涉及到的记录和计算,基本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黑境”能做到,除了它们自身的种族天赋之外,更因为它们有一整个族群的意识作为基础……”
“而你只有一个人。”
我说出杨佩宁真正想要表达的那句话,可是在彻底意识到问题的严峻之后,我的心情却并不沉重:“这听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我为什么感觉到你在跃跃欲试?”
“因为我有一个计划。”
杨佩宁的声音又变的缥缈起来,好像生怕别人听见似的:“一个不算常规、或者说不算合规的计划。”
“对你来说,‘不合规的计划’好像才是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