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隆庆中兴 > 第2167章 变易官署事非凡(六)

第2167章 变易官署事非凡(六)(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度支与审计构成了户部的两大主要职能,就是对于财政的计划与审核,但是之前户部还是有一些业务部门的,如海关、盐政、税务这三大总署,他们也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地位非常之重要,对于这三大总署的管辖问题,也在朝廷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三大总署都是实权极重,而且对于朝廷的财政和民生干系极大的衙门,同时也是和地方关系很深厚的衙门,对于他们的归属问题,不仅仅是在朝廷内部,甚至是在朝廷和地方之间都有所争论。

首先就是海关总署,在兵部、刑部和户部之间引发很大的争论,现在海关关税是朝廷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关总署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但是海关总署的管辖问题现在朝廷也确实是争论不休,从职能上来说,海关总署是负责海关关税的征收,自然是应当由户部进行管理的。

但是兵部认为,海关麾下有规模不小的缉私水师,这些水师一样是官军的组成部分,兵部也应当予以管理,持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刑部,毕竟海关总署所负责的打击走私的职能是和刑部有关的,所以刑部认为对于海关总署也有部分的管辖权,同时一些地方督抚,尤其是沿海各省份的地方督抚也上疏认为,海关关税全部解运朝廷,似乎是有些不妥的,这样就导致朝廷的财权过于集中,地方困顿,财政困难,所以他们请求从海关关税收入中分给所在地方一部分。

对于这些问题,朱载坖决定在西苑召集相关的重臣们予以讨论此事,对于朱载坖和重臣们来说,首先要解决的自然就是地方想要分拨海关关税一事,这点遭到了所有的重臣一致反对,他们都认为海关关税是朝廷度支的重要来源,一丝一毫都要解运京师,或者由朝廷分配,断然不能由地方染指,地方缺钱,可以奏请朝廷予以拨给,但是直接分海关关税,绝不可行。

这点朱载坖也是认同,在之前大明的财政观念是所谓出入有常,支放有节,追求动有额支,解有额拨,实际上就是一众静态财政观念,朝廷希望财政的收入、支放都有一定的年度定额,并在户部的完全掌控下运作。但是这么多年,在朱载坖的操作之下,大明臣子们也都明白了,财政这个东西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

虽然朝廷想要做到的是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将收入、支出视为一种积久不变的定量。也就是所谓的:“各项作何收支,某项作何销算,不容游移于定额之中。”但是实际的操作中是很难执行的,在之前朝廷财政中,田赋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相对比较好估算的,只要没有大的灾荒,田赋的数额是很好计算的。

户部主意是通过冬估来完成财政的预算的,户部在冬季对各省来年收支的预估,与“春拨”和“秋拨”共同构成年度财政计划?。是指各省布政使司在汇总本省赋税收入后,除按预先算好(即冬估)并经户部核准的数额留下本省开支所需钱粮即留存钱粮之外,其余均需按规定上解户部或协济财政收入不足的邻近省份,留作本省支用的叫存留,解运部分叫起运,其中上解户部的叫京铜,解运它省的叫协铜。

起运、存留的比例,视各省的肥膺情况以定。而对于海关而言,关税的报解并不经布政使司之手,而是由海关市舶使来完成。除户部奏准酌留之外,原则上关税并没有起运、存留的规定,而是年清年款,即扣除当年海关的用度以外,余款全部从关库解出,解运到京师由朝廷支配。

对于设有海关的地方来说,他们当然是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但是这样做会极大的破坏朝廷的财政制度,影响朝廷的财政拨解,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户部尚书王国光直接指出其中的弊端,一旦地方介入了海关关税的拨解之中,在朝廷出现财政危机,要求增加海关的拨解的时候,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的,首先就是地方官府从地方本位出发,对朝廷的指拨压力,试图加以缓解,其中,既有海关陷入财政困境企图自拔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借助于海关财源专顾本位的意味。

王国光随意指出几种方式,如抵拨,即本省关有上解中央之款,而中央又有下拨地方之款,两相抵除,免于款项的互相解运。这种方法,看似对中央、海关利益均无损失,但是实际上使得朝廷丧失了对于海关关税的拨解之权,这点是极为重要的,使得海关关税地方化,这是朝廷所不能容忍的。

除此之外,还有免拨、缓拨甚至于直接截留海关税款,这些对于朝廷的财政权力都是极为大的侵夺,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截留了,海关税只有户部或户部授权才能动拨,外省不能自行动用或截留,是为定例。但是一旦地方能够染指关税的拨解之后,地方督抚们就可以借口需款紧急,在事先不奏报朝廷的情况下,私自动用或截留关税,先提后奏甚至提而不奏,为地方军政所用。

这样做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不仅仅使得朝廷的财政枯竭,更加使得地方势力做大,这点是朱载坖所绝对不能容忍的,因为督抚们肯定是希望他们所能够支配的钱粮越来越多的,而且一旦这些截留的风气形成之后,就必将积习难改,这点是朱载坖很清楚的,对于地方的各种情况,地方督抚们都加以利用和夸大,作为对抗朝廷指拨或截留税款或延不解交的借口,导致朝廷与海关所在省份的财政纠葛。

而且关税分配的苦乐不均,也激发了各省之间在沾润税款方面的利益矛盾。所以关税必须全额都朝廷所掌握,一分一厘都绝对不能由地方动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