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军事(2 / 2)
确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
李治当即准奏,
传旨命裴行俭即刻赶赴安西练兵,
与安西都护府诸将共同率军屯驻,
强化安西、陇右一带的防御工事,务必守住西北国门。
裴行俭接旨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归家收拾行装,清点军备。
三日后,大军在长安城外集结待发,旌旗招展,甲胄鲜明。
武媚娘特意亲自前往城外渭水之滨设宴送行,席间举杯对裴行俭叮嘱道:
“裴将军此去,责任重大,关乎社稷安危。
既要严守边关,昼夜警惕防范吐蕃突袭,万不可掉以轻心,
也要谨记安抚西域各族百姓,尊重其习俗,减免苛捐杂税,
莫要激化矛盾,失了民心。
西域羁縻州的调整方案,本宫已命人誊抄成册,送至将军军中,
还望将军到任后因地制宜,灵活处置,切勿墨守成规。”
裴行俭双手抱拳,躬身垂首,语气铿锵如铁,字字句句皆显赤诚:
“天后教诲,臣已铭刻于心!
此去边关,臣定以社稷为重,严守疆土如守门户,
白日查岗巡防不怠,夜间设哨布防不懈,
纵是吐蕃有雷霆突袭之谋,亦叫他们有来无回!
至于西域百姓,臣必当以仁心待之,
入乡随俗、秋毫无犯,凡苛捐杂税尽数奏请免除,
遇部族纠纷耐心调解,绝不让百姓因官府之失寒了心。
臣此去,生则为大唐守土,死则为边疆立魂,
定不负陛下与天后所托,不负大唐万里河山!”
武媚娘点头赞赏,杯中酒液随动作轻晃,目光里满是期许与托付:
“陛下龙体欠佳,本宫代陛下送将军此行,
将军此去,既是守大唐的西疆,也是替陛下分肩头重担。
若遇军需短缺、部族异动等难决之事,可快马传书直送蓬莱宫,
本宫必与朝臣商议,为将军扫清后忧!”
裴行俭双手举杯,躬身行礼,语气铿锵有力:
“臣定当谨遵天后教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让吐蕃越雷池一步,
必保安西四镇安然无恙,
不负陛下与天后的信任!”
说罢,他一饮而尽,将酒杯掷于地上,
翻身上马,马鞭一挥,
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向西而去,
烟尘滚滚,气势如虹。
此后数月,裴行俭抵达河西后,即刻投入紧张的军务之中。
他深知吐蕃骑兵骁勇善战,便针对其作战特点,严格训练士兵,改良阵法,教授将士们山地作战、长途奔袭之术;
同时在安西、陇右一带险要之地修筑堡垒,
增设烽火台,加强边境巡逻,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此外,他还依照武媚娘的嘱托,亲自走访西域各羁縻州,
与部落首领促膝长谈,调整管辖范围,
选拔当地贤能之士参与治理,减免受灾部落的贡赋。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西域局势渐渐稳定,
各族百姓安居乐业,
吐蕃东扩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边境告急的文书日渐减少。
(这件事体现了,武媚娘在军事上,知人善任,选贤举能,
裴行俭等将领在她的领导下,屡立战功,边疆得以安宁,
使她在军队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