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身份(2 / 2)
这两句,姐姐可知曹子建为何偏用回雪与明月来描摹洛神?
我总觉得这两种意象寻常,却偏被他写得动人心魄。”
上官婉儿闻言,眸中漾起温和笑意,待正阳话音落定,方轻声细语地解答:
“姑娘能有此问,足见研读时用心至深,
曹子建以回雪喻洛神身姿,并非单写雪花飘落,更妙在回字,
雪似有灵韵,回旋翩跹间,既显体态轻盈,又藏灵动之姿,
而明月喻其气质,取的是月轮皎洁无瑕、清辉遍洒之态,
既衬出洛神的清雅绝尘,又暗含圣洁之感。”
她稍作停顿,指尖拂过书页上的墨迹,继续道:
“这般比喻,看似寻常却暗藏巧思,
既勾勒出洛神的外在容姿之美,
又深掘其内在气韵之洁,
与前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磅礴灵动遥相呼应,
一刚一柔,一迅一缓,
将洛神的神韵描摹得淋漓尽致,
当真不负千古名篇之誉。”
正阳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同,
待上官婉儿话音刚落,便自发念起了别处的诗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话音未落,上官婉儿便默契接诵,声音清越如泉: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两人相视一笑,又续上了《上林赋》的句子。
上官婉儿朱唇轻启:
“浮文鹢,扬桂枻,张翠帷,建羽盖,”
正阳立刻接道:
“罔瑇瑁,钩紫贝。摐金鼓,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
这般一唱一和,默契无间。
时而因半句诗的平仄韵律轻声讨论,
正阳蹙眉思索时,上官婉儿便耐心点拨,
时而因某句赋文描绘的壮阔盛景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对文字之美的共鸣。
两人虽属初见,却无半分生涩疏离,
反倒像阔别多年的故友重逢,
言谈间尽是投契,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融融暖意。
守在殿门边的绿萝,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听着殿内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悄悄松了口气。
她将手中捧着的暖炉又往门边挪了挪,
借着暖炉的温度驱散廊下的寒气,
目光望向殿内相谈甚欢的两人,
心中暗自感慨:
深宫之中,人心叵测,算计丛生,
这般不掺杂质、只论诗文的纯粹情谊,实属凤毛麟角。
但愿公主此番能得偿所愿,
真真正正寻到一位可真心相伴,无话不谈的挚友。
欢快的时光不知不觉流逝,
正阳望着窗外的暮色,才惊觉时辰不早,
遂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脸上满是意犹未尽的神色,
语气恋恋不舍:
“婉儿姐姐,我要回去了,改日定再来看你,与你接着探讨这些绝妙诗文。”
上官婉儿连忙起身,
对着正阳敛衽行了一礼,动作优雅端庄,
语气温和有礼:
“婉儿恭送公主!”
正阳诧异,因为她并未表明自己的身份,
而上官婉儿却直接点出来她的公主之尊,
正阳嘴角先一步弯起,上前两步走到案边,声音坦诚:
“婉儿姐姐竟瞧出了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