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出言便作狮子鸣(2 / 2)
好友刘长洲,亦是同理。
只剩下的那位剑仙宝鳞,数千年来,每次闭关练剑,出关之后,就会走一趟白玉京,问剑余斗。
次次落败,有几次还被余斗打得跌境,但是因为没有冒犯规矩,从未身死。
这位女子剑仙,也是青冥天下,公认的最为“头铁”之人,自从道侣死后,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仇。
出关问剑,落败跌境,然后继续闭关,破境之后,再度问剑,如此循环往复。
陆沉忽然说道:“师兄,听说前不久,那位宝鳞剑仙,再次破境出关,不过这一回,这位姐姐,貌似没有直接来找你问剑。”
道老二嗯了一声,“然后?”
陆沉叹了口气,“宝鳞剑仙,先是被岁除宫邀请,离开之后,又去了大玄都观。”
余斗冷笑道:“随意,她找谁都没用,别说玄都观和岁除宫,就算联手一座天下,除白玉京之外的所有道宫,又能如何?”
“谁来谁死。”
陆沉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提醒道:“这位宝鳞剑仙,最近游荡在并州附近,那里距离浩然天下……可不算远。”
闻言,道老二一愣。
陆沉补充道:“大概是被岁除宫吴霜降撺掇,想要飞升去往浩然那边,找上我那位宁道友。”
沉默许久。
余斗点点头,自顾自说道:“好几千年过去,总算长了点脑子。”
“随便吧,她只要有本事,请得动人,来多少都无妨,我余斗坐镇白玉京,接剑便是。”
“生死自负。”
道老二转移话头,斜瞥向他,“师弟不是要去送养剑葫吗?为何在我这边逗留许久?”
“难不成真是良心发现,要替我坐镇天外天了?”
陆沉咂了咂嘴,摇头道:“时机未到。”
“还在等一个结果。”
岂料余斗一脸笃定,看向自己师弟,直截了当道:“齐静春的大道,这小子不会接的。”
陆沉不解,“这是为何?”
非是他陆沉不够聪明,而是在他看来,宁远接受这份造化传承,无论怎么看,都是天经地义。
外人说不了什么。
而坦然接受之后,哪怕被两枚本命物,潜移默化的改了性子,成了儒家门生,也不影响他宁远的练剑修行。
该是剑仙,还是剑仙。
一朝证道,飞升唾手可得,最关键之处,在于宁远早已炼化山水印,不会有隔阂一说。
对于修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齐静春的大道,上限有多高?
四个字,三教合一。
虽然不是其本人,只是一对山水印,可里面的那些浩然之气,堂堂正正,承载之物,就是齐静春的万般学问之根本。
可以这么说,宁远只要重新将其纳入气府,将来成为读书人,不一定就能做到三教合一,但大道的宽广和上限,至少是十五境。
道老二笑了笑,神色莫名。
余斗说道:“因为他是早年的我。”
“以后会不会变成现在的我,不清楚,但此刻的他,绝对不会如此做,
师弟之前不也说过,独行者,生来寂寞。”
陆沉若有所思。
道老二说完,取出三壶酒水,随手递给陆沉,“师弟,之后去了浩然天下,帮忙将此物交给他。”
也没说个具体原因。
陆沉则是问道:“总计两人,为何却是三壶?”
余斗摇摇头,“送就行了,反正另外一壶,不是给你的。”
……
浩然天下。
日月悬空。
书简湖地界,三千里方圆,亮如白昼。
当然,本就是白昼。
各地湖面,陆续皆有冤死水鬼浮出,如鱼透气,沐浴在莹澈光芒之下,身形消散,解脱而去。
陈淳安一出手,就直接封禁了此地,偌大一座书简湖,光阴凝滞,上五境之下,愣在原地,陷入“空想”。
哪怕是宫柳岛渡口这边,包括宁姚在内的诸多剑仙,也有些行动困难,原先围困宫柳岛的十把本命飞剑,陆续回到各自主人体内。
宁远却不在此列。
恍惚时刻,一缕微风拂过。
身旁出现了一位读书人。
宁远没有转头,并且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有些不太客气。
“齐先生,你总是这么阴魂不散。”
读书人自然就是齐静春。
双鬓霜白的儒士,不觉得如何,点了点头后,竟是侧过身,朝着一位晚辈剑修,作揖行礼。
“齐静春见过宁剑仙,多谢剑仙手下留情,对我那小师弟网开一面。”
宁远摇摇头,“先生就算不说,不去做那些环环相扣的诸多算计,我也从未想过,对他陈平安如何。”
齐静春点点头,“是我多虑了。”
年轻人双手拢袖,问道:“先生的这道残魂,今日找我,所为何事?”
从头至尾,言语之间,毫不客气。
齐静春笑容和煦,如实相告,“此行只为赔罪,有些话,还是要亲口来说,方有诚意。”
宁远招了招袖子,平静道:“一对山水印,伪十五境的传承,用来充当赔罪之物,足够了。”
“齐先生,不管你信不信,我对你,从来没有半点怨恨,以前是,现在也是,所以就不用在我这浪费时间了。”
“趁着残魂未消的这点光阴,先生不妨去一趟青峡岛那边,找自己的小师弟,好好聊上一聊,道个别。”
齐静春叹息一声。
一袭青衫略有犹豫,依旧没有转身,不过倒是轻声补充道:“先生,世事如此,不必挂怀什么。”
“我曾经翻阅过一篇你的着作,对一句话,记忆犹新,
是说一个人的心境,光明璀璨,恰似草木向阳,但是即使如此,在这棵草木的背后,在那阳光无法涉足的地方,也有阴影存在。”
“光暗两面,各得其生。”
宁远笑容满面,“所以这样一想,齐先生这种圣贤,也会在学问之上,分那亲疏有别,就很正常不过了。”
“谁的身后,没有影子存在?”
宁远低头看了眼掌心的山水印。
齐静春刚要开口。
宁远收回视线,摆手笑道:“先生,很早之前,江湖之上,你我就已经两不相欠,而此前书简湖之局,你又算计了我一次……”
“这样一看,先生到底是欠了我一点的。”
“所以齐先生,不妨先听听我的道理。”
他顿了顿,目视前方,开口道:“我大概能猜得出来,先生想说些什么,无非就是让我接纳山水印。”
“一朝闻道,白日飞升,跻身上五境,助我成就大剑仙果位。”
“这么一次护道,就能直达道路的尽头处,这种造化,天下罕有,世人艳羡。”
宁远话锋一转,继而问道:“那么齐先生,有句话,叫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中的这个‘明’,做何解?”
“那本着作上,是有答案的,是说心境光明无垢,身心之中,日月齐在,即为明。”
年轻人缓缓摇头,“当时的我,难以理解,当然,现在的我,也没有多少学问,翻看的最多的,还是一位书院君子赠予的山水游记。”
“不过走了这么远的路,遇见了这么多的事,我这个匹夫剑修,还是产生了一点见解的。”
读书人始终静立,默默倾听。
停顿了好一会儿。
打好腹稿之后,宁远方才继续开口,神色认真道:“修心若璞玉,澄明自生辉,拭尘去杂念,皎月映襟怀。”
“读书者,不争不辩,心自澄澈,不困浮名,不惑杂音,不畏奸邪,不惧生死,宁赴黄泉,不随浊流。”
“日月齐在,并非天象,是心境琉璃,心灯不灭,柴薪愈盛,是谓厚德载物,明史鉴今,明世济众……
故而天上星河璀璨,人间大地生生不息。”
福至心灵。
宁远笑道:“先生于人间卖字,我以酒水买春秋,日月之明,在于薪火相传,虽然齐先生,不是我的先生,也不是我的师兄。”
“但人生天地,当为炬火,当年的骊珠洞天,是如此,而今书简湖,亦是如此。”
“我虽不是圣人,甚至连读书人都算不上,但并不表示,我就不能做一些令旁人费解,大呼愚蠢之事。”
池水城。
高楼之内,崔瀺留在此地的那尊阴神,爽朗大笑。
这位大骊国师,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笑过了。
难得齐静春输一次。
天外。
礼圣领衔,带着陈淳安和那位宝瓶洲天幕圣人,朝着遥远的人间某处,作揖行礼。
书简湖。
年轻人掌心微抬,心念一动,两枚本就隶属于他的儒家印章,光芒大作,浩然之气,汹涌沸腾。
整座书简湖,轰然一震,以宫柳岛地界为中心,无数肉眼可见的浩然正气,四散而去。
所到之处,山水颠倒,邪祟退散,转为清灵。
三千里书简湖,所有淫祠野神,金身开始寸寸崩裂,上千座仙家岛屿,任何心术不正者,大奸大恶之辈,煎熬难忍,如坠油锅。
简直就是一场大道天劫,躲无可躲,由内而外,层层递进,烧灼道心。
山印升天,水印坠地。
宁远收回手掌,终于侧过身,面向那位他一直很敬重的读书人,微笑道:“齐先生,好久不见。”
“我叫宁远,我是一名剑客。”
遥想当年。
东宝瓶洲的北部版图上,曾有一名青衫儒士,现出巍峨法相,只以三个本命字迎敌,照看一座骊珠洞天。
光阴轮转。
同样是在宝瓶洲,又有一位青衫剑修,做了同样的蠢事,以两方珍贵无比的造化印章,修补人心鬼蜮。
水落石出书简湖。
出言便作狮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