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雷鸣过后(2 / 2)
阮邛说道:“可他有点太不安分,走到哪,都在作妖,我们修道之人,讲究一个不问世事,闭关破境……”
“可这小子一路走来,脚步停过吗?”
“读书人的行万里路,不是坏事,他走就是了,但怎么走到哪,都有那么多事要管?问剑厮杀的,还基本都是境界比他高的存在。”
男人叹了口气,摇头道:“我只想秀秀待在神秀山,在我为她开辟的府邸内,按部就班的修行,等到跻身十三境,先拥有在大势洪流中自保的实力再说。”
“那小子太不安稳了。”
“秀秀跟着他,我不放心。”
杨老头嗯了一声,点头附和。
“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人忽然看似无意的问道:“阮邛,关于你家秀秀的修道之路,如果,我只说如果,有那么一个可能,可以将那小子抹杀……”
“……你做不做?”
汉子沉默下来。
人间万年,所谓修道登高,都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没别的,就是斩断红尘。
多少资质与天赋都极好的天才,就只是因为对一个在年少时分爱而不得之人,导致心魔滋生,一辈子停留在元婴境,无望上五境大关?
多如繁星。
好比风雪庙神仙台的那个魏晋,不就是为情所困,剑不得出,他也就是足够幸运,早年得了阿良前辈的指点。
要不然,魏晋可能直到现在,都还只是个元婴剑修而已。
情之一字,最为妙不可言,也最为扰乱心神。
哪怕是山巅修士,一样如此。
这个书上文字,细数人间万年,造就了不知多少个痴男怨女,教人难堪,甚至做出一些旁人难以理解的蠢事。
杨老头摆手笑道:“说说而已。”
阮邛双眼浑浊,还是没说话。
杨老头给了他一颗定心丸,慢条斯理道:“放心吧,当年你能答应,让阮秀南下剑气长城,背地里,也算是卖了他崔瀺一个人情。”
“此举,你相当于就是先给他投桃,那么崔瀺,也肯定愿意报李,所以不用过多担心,这个大骊国师,会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的。”
“最起码不会适得其反。”
阮邛默然,对于老神君的话,有些相信,有些就只是听听就好,别说他这个兵家圣人,恐怕就算当年的齐静春,也难以猜透这个老人的所思所想。
身为龙泉剑宗宗主,除了教导弟子修行,平时还要打铁铸剑,已经足够忙碌,所以汉子懒得去揣测这些门道儿,与人打机锋,很累的。
听着就好。
杨老头继续说正事,“当年让秀秀南下,除了我和齐静春之外,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崔瀺的意思。”
“这个大骊国师,很早之前,就曾说过一句,我们已经错失了一次机会……真是不得了。”
“所以你闺女那次南下,是重中之重,崔瀺需要这么一位剑修,来为他谋划大业,而在浩然天下这边,唯一能死死捆住他的,就只有阮秀。”
“因为这个宁远,曾经算计过她,心头有了愧疚,为此,他就得还回去,哪怕待在剑气长城,也有很好的前程,可他就是不得不来,
不得不第二次远游浩然天下,不得不捏着鼻子,承受那么多鸟人的算计,不得不背着成片的万仞山,负重前行。”
老人突然笑呵呵道:“一位远古神女,是那么好娶进家门的?”
阮邛咂了咂嘴,没来由感慨了一句,“这头绣虎,真是厉害。”
杨老头跟着点头,“确实厉害,一位读书人,大骊王朝的国师,很多人都以为,绣虎在于棋力,在于布局,在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殊不知,他真正厉害的,是算计人心,让剑挑大妖的一位十四境剑仙,兵解之后,心甘情愿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只需一枚唤作‘阮秀’的棋子而已。”
“一粒碎银,换来山河万里,啧啧,这笔买卖做得,真是没有半点道理可讲。”
言罢,老人转移话头,直截了当道:“你阮邛不用太过担心什么,坐等女儿女婿归家就可,你所担心的那些,其实都不用担心。”
“阮秀以后的大道,路上的那些荆棘,用不着她来,你那女婿宁远,都不用旁人说,他就会自己去兜着。”
杨老头取出老烟杆,来了一口,眯眼吐气,天井上方,顿时涟漪阵阵。
“有些人生来,就是为别人而活的。”
……
阮邛离开药铺,一步缩地成寸,回了宗门。
结果在神秀山山脚,山门那边,见到了一个粗布麻衣的汉子,还有一位长相秀气的姑娘。
等候已久的郑大风,立即拱手抱拳,笑道:“九境武夫郑大风,见过阮师。”
出门在外,与人言语,率先报出自身境界和姓名,诚意不可谓不足。
阮邛其实认得他,点了点头,有些疑惑,问道:“可是有事?”
郑大风坦言道:“想要在阮师的龙泉剑宗,谋求一个不大不小的职位,供奉什么的,不敢苛求,敢问阮师……
看大门的门房如何?”
……
朱荧王朝。
宁远负剑骑马,头戴斗笠,身后的两个姑娘,同样是如此装扮。
自从苏心斋答应一起北上神秀山后,在朱荧王朝一座边境城池内,宁远再次大出血,给她买了一匹山上好马,外加一把可以算作寻常法宝的长剑。
三人三骑三剑,这回没有多做逗留,越过长长的边境线后,朝着朱荧京师,一路纵马疾驰。
一起跋山涉水。
苏心斋终于有那么一点觉得,其实以鬼物之身留在人间,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不是人,可到底也能看见许多以往从没见过的风景。
极有意思。
比如在即将离开石毫国之际,在一座村镇的某间宅子门口,宁远带着她俩,蹲在墙头,看着相互对门的两家门神吵架。
一方是大骊的袁曹门神,一方是石毫国的文武神将,双方被人贴在门上,大半夜的,跑出来作妖。
吵的厉害了,也只是吵的厉害而已,双方很有默契,绝对不会动手,之所以争来争去,也只是对于自个儿地盘的划分不均导致。
巴掌大的地儿。
此后在一处山水形胜的杏子林内,还见到了一桩冥婚,女子是个淫祠野神,而即将成为她夫君的那个男人,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场景。
世间有阴阳相隔一说。
而活人想要与死人成婚,没别的,就得先去死。
那会儿,三人在杏子林勒马驻足,亲眼看着那个男人,自缢而死,被几位阴物老嬷嬷,联手剥离魂魄,然后抬上轿子,就此入赘。
宁远带着她俩让开道路,其中一位老妪,竟是还递过来三个死人红包,更关键的是,苏心斋口中的宁先生,居然也不觉得晦气,反而笑眯眯的收下,说了一番好话。
那山神倒也大方,红包装的,居然是一颗雪花钱,换成银子,足有一千两。
离开杏子林时候,苏心斋还看见,宁先生并拢双指,朝着身后极远处……好像递了一剑?
一片杏子林,邪祟退散。
苏心斋忍不住好奇,就问了宁远,你这一剑下去,就不怕把那境界低微的山神夫人,也给打得魂飞魄散?
男人只说了一句话。
鬼物是鬼物,邪祟是邪祟,两者之间,区别极大。
后来他们还见到了朱荧王朝的南岳大神,正在辖境内巡游,排场极大,类似城隍庙布局,山君老爷被人八抬大轿,左右文武判官,日夜游神,官吏小鬼,各司其职。
还在一处隐蔽的崖畔边,偶然得见一座小秘境,很小很小,就只有一个凉亭的规模,破败的亭子内,供奉有三幅神女画像。
苏心斋亲眼所见,其中两幅画里边,各自走出一位漂亮美人,离开修道之地,去附近州城那边,跟心爱之人私会。
其实就是采补阳气,增长境界修为,苏心斋见宁先生没有选择斩妖除魔,也就没有多问。
倒是剩下的那幅画像上,后续同样走出一位彩衣神女,看向宁先生的时候,满脸娇羞,春意渐浓。
秋波流转,在这位神女褪下衣裙之前,宁远招呼两人,纵马离开,惹得身后神女幽怨不已。
苏心斋哈哈大笑。
此去京师,足有两万里,苏心斋见到了许许多多对她来说很是稀奇,又很古怪的事。
离宁先生说的那个神秀山,越来越近,反过来,她苏心斋心心念念的师门黄篱山,就越来越远。
但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除了这些小事,其实也有几次厮杀,对苏心斋来说,最为凶险的,还是在一座异宝现世的巨城内。
天材地宝,是一株结成金丹的草木精魅,被众多谱牒仙师和野修联手追杀,后来苏心斋才知道,其中甚至有宝瓶洲一等一的宗字头仙家子弟。
诸如真武山,神诰宗,海潮铁骑等等。
各路修士,布下天罗地网,在一座人口上百万的巨城内,围剿一株地仙精怪,术法频出,真真正正的惊天动地。
然后苏心斋就看见,宁先生出手了,青衫仗剑而去,如入无人之地,但是他又没有出剑。
一巴掌一个,打得那些山上仙师,满地乱滚,抱头鼠窜,有几人在报出自家师门老祖之后,不但没有让宁远停手,反而下场更惨。
几巴掌平息风波,宁先生将那头地仙精怪带在身边。
可又没有携带多久,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时分,在某处荒郊野岭,男人将其放生,重归山林。
苏心斋差点被自家先生的这一行为,气得吐血,那可是金丹境的草木精怪诶,多罕见啊,就这么水灵灵的放走了?
最初认识男人的时候,她觉得宁远的这些善心,是装出来的,现在则是恰恰相反,苏心斋觉得他太过于仁慈了。
行走江湖,难不成就是一直往外撒银子?
家底再多,也不能这么糟蹋啊。
后来在一座高山之巅,三人一起坐在古松枝头上,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无数条璀璨星河。
离天很近啊。
小妹半靠在兄长身上,她则是与宁先生背靠背,无缘无故的,男人第二次将那枚养剑葫递给她。
她只好喝了一小口。
呛死个人。
古怪剑修喝古怪酒。
一头女鬼,站在高高的山巅枝头上,莫名就有些伤感,没来由,她也想不太通,到底为什么会伤感。
微微晃荡双脚。
只是当转头看去,看见那个胡茬子粗如牙签的青衫男人后,苏心斋又开始喜笑颜开。自己上辈子到底是造了多大福,才能遇到他啊?
以后跟着这个青衫剑仙,要做什么呢?难不成一辈子就当个鬼?
嗯,想好了,既然都答应了他,以鬼物的身份,好好“活”下去,那么将来宝瓶洲第一位上五境阴物,就由我姓苏的来好了!
仙人酣睡古松,一夜匆匆而过。
又是几天后。
在大年三十之前,风尘仆仆的三人,终于抵达朱荧京师,宁姚见到了大嫂,苏心斋见到了先生的夫人。
好像直到此刻,才终于走出了那座书简湖。
雷鸣过后,是那温柔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