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关于成立集团公司的讨论(1)(2 / 2)
“师兄,现在方便吗?请一起到小会议室,有重要事情商量。”上原俊司说道。
丰增翼有些疑惑,但还是立刻站起身:“好的,是关于哪方面?”
“等人齐了一起说吧。”上原俊司没有直接回答。
小会议室中间摆放着椭圆形的会议桌,旁边立着一块白板。
丰增翼最先坐下,富泽正太郎也很快赶到,毕竟新世纪食品就在制作公司的对门,最后到来的是冈田斗司夫,他年轻的面庞上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显得有些匆忙。
等众人落座后,很快大谷惠美也将吩咐的茶水和水果送了进来。
上原俊司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口道:“请各位过来,是想初步探讨一下我名下几家公司未来整合的可能性,一来呢,目前几家公司各自为战,在资源上没能形成很好的整合;二来呢,去年我就跟富泽桑和师兄讨论过,我打算辞去新世纪食品、新世纪制作两家公司的社长一职,专心新专辑的准备与录制。”
他的话音刚落,小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几秒,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不同程度的惊讶和思索。
“之前我初步有了一些想法,但具体的法律和操作路径,需要听一听外河桑的专业意见,也请大家一起参与探讨。”
说完后,上原俊司看向外河太郎,“外河桑,请你基于我刚才给你的资料,谈谈你的设想吧。”
外河太郎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白板旁,拿起一支黑色的马克笔。“那么,米娜桑,我就基于社长的初步构想,以及霓虹现行《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框架,谈一谈我个人对于整合四家企业,组建集团化结构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他在白板中央写下了“株式会社新世纪控股集团(暂定名)”,并在外面画了一个圈。
“首先,是核心架构的问题。”
外河太郎用笔点了点这个核心圈,“社长目前个人全资持有‘新世纪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目前业务相对单纯,资产清晰。我的建议是,将这家公司进行改组,更名为‘株式会社新世纪控股集团’,使其成为未来整个集团体系的母公司,也就是控股公司。”
新世纪投资公司是上原俊司当初为了他所持有的那25%的华纳先锋(现华纳新世纪)股权特意成立的空壳公司,注册地址就是代官山的那幢一户建,连公司挂名的员工也是他的父母。
当然新世纪投资公司现在除了华纳先锋的股权外,还持有秋元康个人事务所15%的股权,以及王洋担任社长的新世纪自然天堂度假村运营公司100%的股权。
外河太郎顿了顿,看向众人,特别是看向上原俊司:“之所以选择投资公司升级,而非其他实体,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法律和实务考量:第一,投资公司本身就有持有和管理资产的职能,定位契合;第二,其股权结构简单(上原俊司100%持股),在后续股权转移操作上最为便捷,没有其他股东需要协调;第三,可以避免直接动用已运营成熟的实业公司(如食品公司或制作公司)作为母公司,减少对现有业务体系的干扰。”
冈田斗司夫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富泽正太郎则表情严肃,认真记录着要点。丰增翼靠在椅背上,目光随着外河太郎的笔尖移动。
“控股公司成立后,将不直接插手各子公司的日常运营业务。”
外河太郎继续说道,“它的主要职能将定位在:集团整体战略规划、重大投资决策、高层人事任免、统一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调配、集团法务与风险控制等。换句话说,控股公司负责定方向、管资源、控风险,而各子公司则在集团战略框架下,拥有充分的运营自主权,专注于各自的业务领域。”
他在白板上画出了几条线,从“控股集团”连接到另外几个方框。
“接下来,是各个子公司的整合路径。这需要根据每家公司的股权性质和上市的stat,采取不同的方式。”外河太郎在白板上分别写下了“新世纪食品(上市)”、“新世纪制作(非上市)”、“新世纪动画(非上市)”和“新世纪自然天堂度假村运营公司(非上市)”。
“我们先从相对简单的非上市公司开始。”他将马克笔指了指“新世纪制作”。
“制作公司目前股权结构是社长持股85%,丰增桑持股15%。整合方案有两种思路:其一,社长将持有的85%股权转让给控股公司,丰增桑保留15%股权,这样制作公司就成为控股公司持股85%的子公司。其二,丰增副社长也将15%股权转让给控股公司,换取现金或控股公司的股权。但我个人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案,这样能保持制作公司经营团队的稳定性,避免现金支出或稀释控股公司股权。”
丰增翼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其次是新世纪动画,”外河太郎的笔移到下一个框,“社长个人100%持股,操作最简单,直接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将100%股权转移至控股公司名下即可,动画公司将成为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冈田社长您的职位和职责不会因此改变。”
冈田斗司夫笑了笑:“我只要还能继续做动画就行。”
“然后是新世纪自然天堂度假村运营公司,”外河太郎指向最后一个非上市实体,“作为新世纪投资100%持股的子公司,在新世纪投资公司升格后,将自动成为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新世纪制作、新世纪食品、新世纪动画这三家公司平级。王洋社长继续负责运营。需要说明的是,度假村运营公司向社长个人持有的bVI公司支付租金的事宜,不受此次股权转让的影响,相关合同继续有效。”
介绍完非上市公司,外河太郎将马克笔重点放在了“新世纪食品”上。
“最后,也是整合过程中最复杂的一环——已经上市的新世纪食品公司。”
他在“新世纪食品”对分散,社长个人持股35.36%,是单一最大股东,但并未绝对控股。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让新成立的控股集团,能够有效地实现对食品公司的控制,同时尽可能保持其上市地位,利用资本市场优势。”
会议室内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外河太郎和白板上的“新世纪食品”几个字上。
整合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这家已上市、股权结构复杂的公司。
“直接由控股公司收购食品公司流通在外的所有股权以实现私有化,理论上可行,但成本极高,且会失去上市平台。”
外河太郎开始阐述核心方案,“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实质控制’,而非‘完全拥有’,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他在白板上写下了“第一步:核心家族表决权委托”。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