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深作欣二(2 / 2)
“这位是森繁,我们影像部的常务董事。”德间康快接着介绍最后一位。
森繁比武田敦看起来年纪更大一些,脸庞消瘦,戴着一副方框眼镜,未语先笑,显得更为活络一些。
“我是森繁,主要负责影像相关的事业,上原社长的音乐作品我们影像部可是非常关注,希望以后能有合作的机会。”他热情地握手,话语中透着实干家的务实与精明。
“森繁常务,感谢您的认可,我们也非常期待能与大映这样的优秀企业展开合作。”丰增翼适时地接话,笑容可掬地回应道。
相互寒暄介绍后,众人重新落座。上原俊司和丰增翼被安排在了德间康快和深作欣二的对面。
德间康快拿起放在他手边不远的一个精致的小铜铃,轻轻地摇晃了两下。清脆的铃声在安静的包间里回荡。
几乎就在铃声落下的十几秒内,包间的隔扇再次无声地滑开,一位身着更为华丽精致和服、举止极为优雅的年轻女招待跪在门口的榻榻米上,柔声的问道:“您有什么吩咐?”
“可以开始上菜了。”德间康快吩咐道,然后补充了一句,“另外,把我们存在这里的月桂冠大吟酿拿出来。”
“嗨,明白了。”女招待恭敬地行礼,悄然退下,隔扇重新合拢,整个过程流畅而无声,彰显着料亭极高的服务水平。
很快,先付(前菜)、碗盛(汤品)、向付(季节性的生鱼片)等一道道精美的怀石料理被女招待们有条不紊地端了上来。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注重季节感和食材本身的味道。
同时,晶莹剔透的酒壶酒杯和温酒器也被送上,来自京都伏见的月桂冠顶级大吟酿散发着清冽醇厚的香气。
德间康快作为主人,首先举杯:“来,让我们欢迎上原君和丰增君的莅临,也预祝我们这次关于《敦煌》的合作能够圆满成功!干杯!”
“干杯!”众人齐声附和,举杯共饮。
酒过三巡后,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聊天的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今晚的核心——《敦煌》。
德间康快放下酒杯,语气带着些感慨:“说起来,《敦煌》这个项目,从我萌生想法到现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直到昭和57年(1982年),经赵总理的应允,我才能得偿夙愿。我一直梦想着通过电影的方式,能将井上桑(井上靖)书中的这片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之地,将莫高窟那些历经千年的艺术瑰宝,震撼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对历史、对文明的回望与致敬。”
深作欣二接过话头,他取下蛤蟆镜,露出一双充满了回忆的眼睛:“去年6月,我和团队去了一趟敦煌采景,说实话,俊司君,翼君,”他直接称呼了两人名字,显得更加亲近,“尽管去之前看了无数的资料和图片,但当你真正站在那片辽阔的天地之间,亲眼看到嘉峪雄关、祁连雪山,特别是进入莫高窟,借着微弱的手电光,看到那些历经千年依然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的壁画时……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艺术家的共鸣与激动,“那是时间的沉淀,是信仰的力量,是不同文明交汇融合的奇迹。我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种美,这种震撼,用胶片记录下来。”
森繁常务董事话不多,但偶尔开口,总能切中要害,他沉稳地说道:“敦煌的历史背景复杂,涉及唐宋、西夏等多个时期。我们在剧本和考据上会力求严谨,尊重历史。”
武田敦作为制片人,则从更实际的角度补充:“项目的投资非常巨大,除了我们大映和德间书店,也在寻求像新世纪制作这样有实力、有共同理念的伙伴加入。实景拍摄部分会相当复杂,涉及到与华夏方面的合作,但我们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其实这次大映公司对外公开募集拍摄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敦煌》电影投资巨大,按照深作欣二的设想,他计划在敦煌县城附近的李家墩,实地、全尺寸重建一座包括城墙、宫殿、街市在内的“沙州古城”,光这一项的投入估计就不下几十亿日元了。
再加上是在远离东京数千公里外的华夏西北拍摄,人吃马嚼的估计总拍摄成本没个四五十亿可下不来,所以对德间康快来说,引入其他的投资方是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上原俊司认真地倾听着,眼神越来越亮。当深作欣二描述莫高窟壁画的壮丽时,他仿佛能透过导演的语言,看到那绚丽的色彩和飞动的线条。
他端起酒杯,轻轻啜了一口,忽然开口问道:“深作桑,您刚才提到还会去采景,请问预计什么时候再次出发?”
深作欣二看向他,眼中带着笑意:“计划是这个月下旬就出发,这次会去确定最终的拍摄地点和细节。”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怎么,上原君也有兴趣一起去看看吗?”
这看似随意的邀请,却让包间内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
德间康快依旧保持着和煦的笑容,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审视。武田敦和森繁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等待着上原俊司的回应。
此前丰增翼代表新世纪制作主动向大映发起投资的企划方案(电影投资、参与电影的配乐制作)时,大映那边也是提出了一些要求的,比如电影的投资资金不能低于5亿日元,且在电影拍摄结束前不能撤资。
而今天上原俊司他们之所以来赶赴这次晚宴,除了德间康快想见一见他之外,也是为了新世纪制作是否确认投资意向给出答复。
上原俊司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垂下眼帘,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陶瓷酒杯边缘,仿佛在感受那细腻的质感。
包间内只剩下若有若无的线香气息和远处庭院隐约传来的竹筒敲石(惊鹿)的清脆声响。
几秒钟后,他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向深作欣二,随后又转向德间康快。
“深作桑的邀请让我受宠若惊,实不相瞒,我对华夏文化向往已久。井上桑的原着我也曾拜读过,那段湮没在黄沙与历史中的辉煌文明,那些为了信仰和艺术而坚守的无名匠人,本身就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能有机会亲眼见证,亲身感受,对我来说将是无比珍贵的经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诚恳:“而且,作为潜在的合作伙伴,亲眼看到拍摄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剧组即将面临的环境和挑战,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思考如何能更好地为这个宏大的项目贡献一份力量。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非常希望能随同深作导演一同前往。”
这番话既表达了个人的艺术向往,又体现了商业上的务实,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眼见上原俊司爽快的表达出了投资合作的意愿,德间康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哈哈一笑,拍了拍手:“好!不愧是上原君,有眼光,也有魄力!艺术就是需要这样直接的碰撞和感受。深作桑,你觉得呢?”
深作欣二重新戴上了他的蛤蟆镜,嘴角咧开,露出标志性的、带着些狂气的笑容:“当然欢迎!有个懂行的年轻人一起,路上还能聊聊音乐和电影,可比跟这帮老家伙有意思多了!”
他毫不客气地用大拇指指了指森繁和武田敦等人,引得众人一阵无奈的笑骂。
丰增翼在一旁适时地举杯,笑着圆场:“看来我们社长已经迫不及待了,德间桑,深作桑,各位,为了这次即将成行的探索之旅,也为了《敦煌》项目的光明前景,请再满饮此杯!”
“干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