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存盟问战(1 / 2)
三月李向安再访月舒,彼时女帝新孕,体况欠佳,为安其胎,朝中庶务多交由丞相打理。
早在初次来使月舒之时,李向安便结识了个极妙之人吕奉,此人周旋于女帝与上尊之间,两处逢源更挑其乱,虽出身月舒世家君府,心中却实无半分报国之念,李向安对其揣测良久,尽管依然难明此人所求,却也不耽误他与吕奉把酒言欢,不言立场其他,两人倒也属是同道之人。
便在吕奉的传达之间,李向安的暗谋巧思亦入其国相之耳。
自今帝即位以来,北境凛州一直是其心头重患,镇北侯曲安容受先帝遗命手握重兵,听诏不听宣。去年女帝本想借援粮之事削其势本,不料却为不应城牵来别境之助所碍,一计落空,非但未能制约北侯,反倒更增其势,如今她又有孕在身更是万事防备,京中独有荀茵一员上将尚能为她信任,更是不敢轻易调离。
而言上尊那方,虽笼络了群臣为党,却毕竟手中不握兵权,也难轻易起事,女帝又赖荀茵将整座京城固守,消息难以传外也无法联络远境北侯,便成两方僵持之局。
李向安却是不愿见得如此平静。
幸而他去年来使时便已深得女帝信任,今来亦能轻易在圣前进言。
难得今日晴朗,女帝便在清绪殿中召见了李向安。
自有孕以来,女帝精力大不如前,更又日日提心吊胆,夜难安寐,李向安入见时,远远便能窥得冕旒之下女帝的面容却是憔悴不已。
“臣,参见女帝陛下。”
“免礼。”
外臣当前,花灵昀纵是百般不适,也还是强撑起精神免失了体面,然而日久愁态还是压得眉头沉皱难舒,李向安打量了心里有数,于是开口询问:“臣观陛
女帝闻言似笑非笑,打量着他的目光也为审视之意,“李大人莫不闻去年不应城援粮凛州之事?也不知那是何方高人所为,倒是解了北侯之急。”
“也不过扬汤止沸而已,北侯不得饷银后援,浩浩开渠之工可不比动兵来得轻松。”
随后李向安从容又问:“近来涵北昭国生变,内乱不歇,正是攻图良机,陛下何不出兵伐之?”
女帝闻言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朕如今能掣肘上尊者,唯此月城军,今年天时不利,司州继冬时一场饥荒之后,民间生乱至今,镇压不止,当此之况,你叫朕往哪调兵去伐昭国?”
花灵昀的性子经此两年内争苦磨,已是不比初登基时锋芒毕露了,但言动兵更是谨慎居上。
“镇北侯本守北境,若要伐昭,自是令凛州军前往最妥。”
“凛州军……”诧然一瞬,女帝又陷思索。
“镇北侯纵是再足势强,毕竟也是月舒之臣,为国征战亦是其军侯之责。”
李向安所言一番正切女帝之意,于是方才还愁眉紧锁的女帝便也稍稍松了态色,细细的掂量着此事。
“昭国附于朝云,月舒攻之,怕是有违盟约。”
“只要女帝陛下愿为此举,臣自有良策可劝镇皇出兵,与上国共伐昭国。”
女帝面露惊喜之色,“当真?”
“臣愿以性命作保,倘若镇皇不肯出兵,臣便以首级献与陛下谢罪!”
但有李向安一纸约状以性命担保,女帝则无后顾之忧,便亲笔为书交由李向安,请他回国说动镇皇共同出兵伐昭国。
李向安方得其书便即刻启程返国,四月中旬方抵达朝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