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香港地产的巨额利润(1 / 2)
欧洲内陆这边的投资,显然比不上英美的顺利,所以杨文东的期待也不高,未来最主要的方向,还是要趁着某家企业危机的时候进场,要不然,几乎是没什么机会的;
在这一方面,小日子的贡献很多,无论是汽车、家电、重工、造船等等,日本的卷,让欧美的很多同行受到巨大的冲击,欧洲的造船业几乎都崩溃了,汽车行业与家电行业受到的冲击也不小;
接下来,他就静待时机即可;
唯一可惜的是,他对于欧洲历史不是很熟悉,所以也不记得80年代哪些欧洲企业陷入危机,不过他大概还是知道哪些欧洲企业在未来很强的,所以只要未来这些企业遇到问题,那他说不定就可以参与进来了。
如果实在没有,那就算了,光是在英美日中以及东南亚,这些地方投资也就足够了;
后续几天,杨文东陪同家人在德国几个城市玩了几天;
时间到了12月初,杨文东便带着家人,返回了香港,结束了这半个多月的欧洲之行;
这次欧洲之行,收获也还可以,成功投资了ARM与奔驰,虽然这两个公司的投资比例还没有确定好,但事情基本上也已经稳妥了,至于SAP,成也可以,不行就算了,这种级别的公司,在美国硅谷其实多的是,以后有的是类似机会;
1980年12月的香港,经济也是一片繁荣,房地产价格,到了惊人的地步;
比如金门大厦,由怡和集团转卖给了陈松青的佳宁集团,年中的时候交易额只有11.2亿港元,到了11月,直接出手了17亿港元,单位面积来算的话,一尺高达6500港元(一平方米6万多港元);
住宅价格也是同样暴涨,港岛边缘区域,小型住宅的单价已经超过1000港元一尺,而香港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大概也就3000港元,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一个月也就能买到3尺面积(0.3平方米左右);
这个价格之高,已经远超过了香港市民能够承受的极限了,之所以还在高价位,也是因为大量的资本参与进来,海外的、港内的,甚至连华润这种中资企业,也想在地产市场分一杯羹;
太多的疯狂,造成了今天高昂的房价。
3号,杨文东叫来了郑志杰,二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正事:“老郑,我们手中的非核心优质地产,还有多少?”
长兴地产在香港运营20年,加上杨文东早期从其他领域调来资金以及成功的抓住了几次波峰波谷,手中已经有了大量的物业;
因此,杨文东对这些物业也进行了适度的分类,其中港岛、各镇中心位置的写字楼、商铺都是属于优质地产,即使碰到经济危机,也是不会随意提前出售的;
而其他位置,则就随意了,特别是住宅,长兴地产不参与租赁住宅业务,除非是核心区域的顶级公寓。
郑志杰回道:“我们手中的大量非核心物业已经全部套现了,只有少数住宅,因为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目前还没有完全出售。”
“嗯,那你手中现在有多少资金了?”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回道:“现金的话,差不多有36亿港元了,不过还有8亿左右的负债,这些负债都是锁定了对应项目的,所以我也不准备用其他资金偿还,而是等项目完成了,项目内部自己结算。”
“行,还不错,这几年下来,赚了30几亿现金,还有很多不动产,也算可以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从75-80年,香港房价一直上涨,杨文东自然授权郑志杰可以放开胆子干,再加上在73/74甚至67年那会,长兴地产就抄底了大量空白地皮,这些地皮在这段时间全力发展,自然获得了大量资金;
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转换成了不会出售的不动产,这些价值其实更高,但杨文东不准备出售,毕竟未来83/84年的经济危机,房价也不过跌了一半而已;而85-97年的房价则是能够涨到接近10倍。
一些优质的位置物业,一旦出售了,可能就收不回来了,看好香港地产未来的可不仅仅是杨文东,其他还有很多聪明人的,特别是内地改开之后,香港成为东西方的桥梁,很多人都是有耐心的。
当然,当初为了炒作黄金,杨文东单独调走了不少资金,不过后来这些资金又还给了长兴地产。
郑志杰笑道:“还是杨生指挥的好,我也就是听着杨生的要求来做的而已。”
“嗯,那和黄与九龙仓那边呢?”杨文东又问道;
和黄是上市公司,九龙仓已经私有化了,这两家归在长兴地产的麾下,不过财务是独立的。
郑志杰道:“和黄那边,这些年大规模发展地产业务,早就还清了当初的负债,现在手中差不多有着15亿港元的现金,市值已经达到70亿港元了;
九龙仓这段时间,也同样发展地产业务,只是当初建海港城的时候负债比较重,地产赚的钱基本上都还债了,目前手中只有三亿左右的现金了。”
“和黄的情况不错,继续保持。”杨文东又问道:“九龙仓那边没有负债了,那海港城每年3亿多的租金,岂不是稳定的现金收益了?”
郑志杰笑道:“是的,海港城的生意非常的强,海外游客也很多,租金还在持续上涨,未来光是这一个项目,恐怕就能超过很多蓝筹股公司了。”
“行,就按照既定路线来发展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后续,不要再开发新地产业务了,把现有的可出售物业全部逐渐出手,然后几家企业在地产领域,就安心的收租就行了。”
不仅仅是九龙仓,包括和黄以及长兴地产本身,旗下就有很多商铺、写字楼等等物业,这些都是长期收租的稳定现金收益,虽然比不上海港城,可也不低;
这也是银行最喜欢的资产抵押物,所以自己旗下的这几家公司,看起来物业很多,但想获得资金也是很简单的。
“好的,杨生。”郑志杰又问道:“杨生,您觉得香港地产快不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