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秦宋决战三(2 / 2)
右侧,章惇为首,后面坐着段誉、种师中、姚平仲、折可求等人。
赵煦看了众人一圈,沉声开口,“诸位,今日朕与王行之会晤,王行之曾言,秦宋皆是汉家儿郎,不欲杀戮过剩,欲与我军斗将、斗阵,诸位以为如何?”
闻言,姚平仲起身拱手行礼道,“官家,我军屯兵四十万,又无后顾之忧,为何要与秦国斗将、斗阵,直接强攻函谷关。”
“或许,我宋国会损失惨重。”
“但只要拿下函谷关,我大宋便可长驱直入,突袭长安。”
“并且,函谷关若是被我军所夺取。”
“大同、武关以及巴蜀之地,都可趁机出兵,全面攻秦。”
“届时,秦国必不能挡,我大宋可胜矣。”
宗泽闻言,赞同道,“官家,姚将军所言,虽有些鲁莽,但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要知道,现在秦国的北方和西域,正在大战,可是没有援军能来增援。”
“函谷关这二十万精锐,或许就是王行之的极限。”
“王行之想要与官家赌斗,恐怕是在拖延时间,等到北方和西方的战场分出胜负。”
众人一听,齐齐沉思起来,毕竟宗泽这分析十分靠谱,秦国现在可谓是腹背受敌,与大宋的边境之地,也全部被宋军严防死守。
所以,两方兵马的决战地就在函谷关外。
而他们大宋此行带来了四十万士兵,并且全是宋国的精锐,若是强攻,未尝没有机会一举夺取函谷关。
“好你个王行之,果真是阴险狡诈。”
听完了宗泽的分析,赵煦也通透下来,他之前一直没想明白王行之为何要与他斗将、斗阵。
现在,经过宗泽这么一提醒,他总算是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
原来,他发现自己忽略了辽国和女真两方战场。
大宋没有其他外敌,所以他现在带来的四十万人不是大宋兵马的极限。
但是,秦国的二十万兵马,却是王行之所能出的极限。
他一旦下令强攻,或许会死伤惨重。
可秦国的死伤也一定不会少。
最重要的是,秦国是越打越少,而他却是可以不断向函谷关增兵。
王行之所说的赌斗,无非是在拖延时间,等待西方和北方覆灭两族,最后好驰援函谷关。
但是,现在他发现上当,已经为时已晚。
不管怎么说,他金口玉言,答应了休战三日,也不好提前开战。
沉思片刻后,赵煦故作严肃,沉声道,“诸位,秦国乃我大宋大敌,这一战更是关乎国运。”
“所以,朕觉得一切以稳为主。”
“朕今日与王行之相约,休战三日。”
“朕觉得,不如就趁着这三日时间,尽快探明秦军的底细,好为三日后的大战做准备。”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官家圣明。”
众人闻言,即使无奈,也不得不拱手同意,毕竟古人重诺,特别是皇帝,若是敢背弃诺言,到时候别说是敌人瞧不起,就是自己人也会瞧不起。
就像司马懿一样,洛水鸣誓后遗臭万年,司马一族,更是差点被刘裕光明正大,杀得差点断绝血脉。
所以,一方君主什么都可以做,这种敌我约定之事,是绝对不能做。
不然定会后患无穷。
(假期到了,我知道各位看官和我一样,都想出去看看,找寻些许灵感,为新书做准备,因此肯定没时间看书。)
(所以,这里就自作主张,这五一假期,每天只更新一章,尽量将这本书收尾完美一些。)
(最后,这里祝大家五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