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翻脸(2 / 2)
他依旧用香江人当挡箭牌。
“我算是看错你了!”
“白栽培你了!”对方气鼓鼓的发飙道。
张远:……
我又不是植物,要栽培。
“张总,我俩还是有交情的,别说这些绝情的话。”
“放屁!”
“我告诉你,你不要年纪轻轻就装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我告诉你,你还嫩着呢!”
“不要自绝与行业!”
张远挠头想了想。
自绝与行业?
不对啊。
我不就是这个行业的未来。
“张总,您浸淫行业多年,道行深,人脉广。”
“其实有没有我们支持,并不打紧。”
“您说对吧。”
“你别跟我来这套,我就问你,支持还是不支持。”
“从内心来说,我是支持的。”
翻译过来就是,我会提供除了行动以外的一切支持。
“好,等我和院线商量好。”
“别人都提高分成,你的片子想都别想!”
说完就重重的挂上了电话。
“听你这口气,我还以为老韩是你小弟,广电是你开的。”
张远虽然知道对方会有这态度,但终究有点火气在。
于是就和舒唱一块好好泻了泻火。
“他这么和你说话,真没有一点前辈的样子。”几小时后,唱唱边穿衣服边抱怨。
“没事,他生气未必是坏事。”
“愤怒是件很愚蠢的事,尤其是在办大事时愤怒。”
“可他若是成了,真和院线联合起来对付你……”
“不可能。”张远断然道,打消了舒唱的疑虑。
“首先他作了这么多年,早和院线积怨已久。”
“而且……”张远轻笑了一下:“他成不了。”
就《三枪拍案惊奇》那质量,能成就有鬼了!
《黄金甲》的时候闹一波能成功,那是因为《黄金甲》光国内就卖了3个多亿。
那一年国产电影全年总票房才14亿,那你张卫平的确说话硬气。
关键《满城尽带黄金甲》牛逼的地方是,张卫平敢说出放弃国内票房,全靠海外版权和票房回本这话。
当然他不可能这么做,但有这底气,国内院线就得让步。
《三枪》在海外卖谁去?
全都是保底分账协议,没有买断版权。
老外又看不懂二人转式的幽默,票房好不了。
所以张远相当笃定。
他要是能成,我把手机吃了,还是诺基亚的。
给唱唱送去机场,让她先把房产证,钥匙放去保险箱。
也快年底了,她要忙着核算各家公司的账目,非常忙碌。
张远这头则给老谋子去了个电话。
和张卫平闹翻,但不代表要和老谋子闹翻。
“张导,这次不好意思了。”张远与其通话时态度也很好,远比对待张卫平要好。
“你和卫平吵架了?”老谋子还是比较直爽的。
“难免有分歧,也怪我,办事拖沓了点,外加太过自信。”
“没想到那些老总们不同意。”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张总直说让我们支持,却没给条件,人家当然不愿意啦。”
“也是。”老谋子心说,这是张卫平的老毛病了,一毛不拔。
别说对你们,对我都这样。
“不过我可没和他吵架。”
“他说了些不好听的话,但我对他还是很尊重的。”
“尤其看在您的面子上,毕竟您对我有知遇之恩。”张远把好事都按到了老谋子头上。
“没有,都是你自己努力。”
“你真没和他翻脸?”
“没有。”
“我要是说了难听的话,他不得录下来到处散去。”张远玩笑似的说到。
老谋子则尬笑了一阵。
的确如此,依照张卫平的性格,早满世界去传了。
再加上他知道,张远虽然年轻,但做人还挺和气,没见过他和人当面翻脸。
当然,也只是老谋子没见过……
“过阵子要不您做个中间人,等这事过去了,我们再吃个饭聊聊。”
“冤家宜解不宜结。”张远做出一副愿意和解的样子。
“也好,别看你年纪不大,想法还是成熟的。”
“大家都是朋友,没必要闹僵。”
“那就拜托您了。”
张远撂下手机。
老谋子还是心软。
就张卫平那样,这事真坏了,不成,你猜他会怪谁?
还和解……张远也就是说说。
他可没打算和解!
新生代想要冒头,就得把老前辈踩下去。
否则哪有位置腾给我。
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这种人本就是投机分子,对行业没多大好处。
是到了该被淘汰的时候了!
张远平心静气,稍微缓了缓。
长舒一口气后,才拿起手机,联系另一位大导演。
也就是他跟与王炻一块来到深圳这边的目的。
因为冯晓刚正与《唐山大地震》剧组一块,在香江跑路演,搞活动。
大陆已经上映了,香江这边稍晚一些。
并且票房预期也不咋地。
不光因为市场小,而且唐山大地震这件事,香江百姓就没那么熟悉。
76年那会儿两地的沟通没有现在那么多。
而且这部戏本来就是靠着华夏群众集体回忆作为卖点吸引人进入影院的。
到了香江这边,主打的卖点则成了国内首部IMAX电影。
我看特效来了……
张远找冯晓刚,主要是之前说过,要一块去西溪湿地玩。
借口是对方帮自己介绍的房子。
现在嘛,还多了条庆祝桦宜上市。
“好啊,你也太客气了。”
许帆听到他找了飞机来接自己,欢喜的回道。
“应该的,咱们趁着年底,好好休息一会儿。”
“哎。”
他便赶往香江。
同时,从年头开始规划的一件大事,也到了该收官落幕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