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陈金VS王褚钦(一)这发球隐蔽性真(1 / 2)
第471章陈金vs王褚钦(一)这发球……隐蔽性真高!
卢赛尔体育场。
多哈世乒赛男单决赛,尚未开始。
但观众席上,早已是人满为患。
两大阵营,泾渭分明。
王褚钦的粉丝,举着精心制作的手幅和灯牌,连成一片。
“王褚钦加油”“大头必胜”的字样,在灯光的映耀之下,格外醒目。
而陈金的球迷应援团,不遑多让。
与王褚钦隐然有分庭抗礼之势。
关键是,现场竟不少外国面孔,一手高举为陈金加油的手幅,一手挥舞着红色小国旗。
如此景象,引得观赛区的众人频频回头。
“短短一年不到,陈金居然就有这么多的球迷粉丝支持了。”
刘国良无不感慨,“还有外国人。”
“或许,这就是实力的魅力。”
王力勤微笑。
不得不说,比起横板,陈金的直板打法,充满创造力,极具观赏性。
以绝对的实力,吸引球迷,征服观众。
而不是靠什么炒作cp。
此时。
观赛区,已然汇聚了国乒几乎所有的教练和选手。
秦治戬、王浩、刘志强等人,神情轻松,时而玩弄手机,时而低头交谈。
没了场外指导的折磨,无论是王浩,还是刘志强,精神状态,明显年轻了许多。
梁靖琨、林高源、林施栋、谢名扬、张嘉豪、黄友政等男队选手,悉数到场,观看这场龙争虎斗。
就连叶思佳、林馨予和李玲涵等女队选手,也都落座,满脸期待。
“陈金,加油!”
望着大屏幕上陈金的名字,李玲涵在心里默念。
利马常规挑战赛,与陈金搭配混双,拿下冠军之后,她便一直在二队集训。
参赛机会,少之又少。
但,陈金的比赛,她却一场都没落下。
默默关注,看着陈金一路走来,成为世界第一,与自己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次多哈世乒赛,她随队成为陪练。
几次与陈金在训练馆、酒店相逢,可她却始终鼓不起勇气,哪怕主动上前跟陈金说一句话。
就像现在这般,只能望着陈金的身影,默默祝愿。
……
后台。
候场区。
灯光柔和。
虽然人来人往,脚步匆忙,却又出奇的安静。
生怕惊扰了两头蓄势待发的猛虎野兽。
陈金和王褚钦,分别坐在两端。
两人中间,隔着一段冰冷却又硝烟弥漫的距离。
仿佛汉界楚河。
这是大战前的宁静,仿佛暴风雨即将来袭,彼此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沉淀各自那纷繁的心绪。
陈金闭着眼,端身而坐。
犹如入定冥想的老僧。
脑海中,好似电影一般,闪回着技战术。
“发球以转不转为主,台内控制,要有落点的长短变化,抢冲不要犹豫,一定要果断。”
“防守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正手位大角。”
“相持中,敢于用反手强势对抗,寻找变直线的机会……”
手指放在膝盖上,轻轻敲击,模拟着击球动作。
另一边。
王褚钦戴着耳机,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地盯着地面。
跟陈金一样。
他的脑子,也没闲着。
暗自反复演练,如何以反手拧拉破坏陈金的发球抢攻,如何在多板相持中压制陈金的反手,如何通过落点变化调动陈金。
一股无形的压力,从空气里蔓延开来。
仿佛,就连时间的流逝,也变得黏稠缓慢。
虽然隔着厚厚的墙壁,但场馆的喧嚣,隐隐传来,如遥远的海浪。
“倒计时,五分钟。”
工作人员前来提醒,“请双方选手,准备入场。”
闻声。
陈金和王褚钦同时抬头。
目光如电。
赛场上。
圣勃莱德杯,那座象征着男子乒坛至高荣誉的银杯,此刻正静静地矗立在场地中央的展示台上,等待着它新的主人。
聚光灯映耀奖杯,折射出冷冽而诱人的光芒。
裁判组已经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突然,灯光绚舞,音乐亢奋。
主持人那极具穿透力的激昂声音,响彻全场:“女士们,先生们,第5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即将开始,让我们一起倒数五个数。”
“五!”
“四!”
“三!”
“二!”
“一!”
“首先让我们有请——王褚钦!!!”
“frocha!”
话音未落。
现场粉丝,欢呼如潮。
王褚钦缓步上场,一边挥手致意,一边走向自己的休息区。
“让我们用掌声和欢呼声,有请——陈金!”
“frocha!”
掌声欢呼,一浪高似一浪。
穹顶的灯光,倾泻而下,聚焦于中央那张栗色球台。
一方小小的球台,却如沙场。
再次站在裁判跟前,面对而立,王褚钦眼神锐利,吞吐着历经无数恶战淬炼而出的锋芒,慑人地射向陈金。
短短一年,数次交手,均以惨败收场。
那一场场失败,仿佛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职业生涯。
让他这个后龙胖时代的男乒核心,饱受质疑。
为了这次多哈世乒赛,能够一雪前耻,早在封闭训练时,他便做了针对性准备。
如今,志在必得!
“冠军,一定是我的!”
王褚钦眼眸中,似有火焰燃烧。
反观陈金,则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平静。
仿佛,在他眼里,这场世乒赛男单决赛,也不过是一场寻常至极的组内赛。
整个人外松内紧。
抛枚猜先。
王褚钦拿到首局的发球权。
按照惯例,对练热身。
“啪!”
“啪!”
“啪!”
……
趁着比赛前的最后机会,两人调整着各自的状态。
“王褚钦——”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