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嘬嘬嘬,嘬嘬嘬(1 / 2)
第911章嘬嘬嘬,嘬嘬嘬
水永安踉踉跄跄冲进李成桂的军帐,
身上甲胄歪歪扭扭,头发散乱如草,
脸上满是彻夜赶路的疲惫与风尘。
他一进帐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嘶吼:
“李相,李相,大事不好了!”
李成桂原本就紧绷的神经瞬间绷到极致,
但他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皱着眉头呵斥:
“起来!哭哭啼啼地像什么样子!”
水永安依旧趴在地上,不肯起身。
亲兵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将水永安搀扶起来。
李成桂眼中满是不满,语气严厉:
“到底出了何事慢慢说!”
“身为将领,怎能这般软弱
你都成了这副模样,让其他军卒看见该如何
难不成也要跟着哭哭啼啼”
水永安抬起头,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颤抖的声音,沉声道:
“李相,东北路大军.全军覆没了!
只剩民夫侥幸生还,卢启东不知所踪!”
李成桂虽早有心理准备,
可听到这话时,还是如遭雷击。
他只觉得眼前猛地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踉跄,
“扑通”一声重重坐在椅子上,
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魂魄,久久说不出话。
怎么会
东北路大军距离顺安城三十多里,距离此地更是有五十多里,
怎么会突然全军覆没
过了许久,李成桂才缓缓回过神,脸色苍白如纸,喃喃自语:
“卢启东麾下有八千人,将近四千骑兵,那是整个西北边镇的绝对精锐啊!
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全军覆没”
水永安再次瘫坐在地,头垂得极低,声音低沉得像蚊子哼:
“李相,我们赶到马蹄村时,
那里那里就是一片炼狱啊!
遍地都是尸体,九成九都是咱们自己人。”
李成桂缓缓闭上眼睛,
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战场的惨烈画面,
心口像是被巨石压住,疼得喘不过气。
这可是他真正倚重的精锐,
如今却死在了境内!
他还曾指望,若是大明真的大军压境,
这支队伍能与明军纠缠一番,为自己争取时间.
李成桂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悲痛,沉声道:
“敌军呢敌军在何处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水永安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们没见到敌军主力,
只在回程路上碰到了一些零散的斥候。
他们似乎不想与我们正面交锋,只是远远地盯着我们。
李相,从战场的痕迹来看,敌军人数应该不多!”
就在这时,军帐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众将领纷纷涌了进来。
他们个个行色匆匆,脸上满是焦急,显然是听到了风声。
一进帐,众人便看到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的李成桂,以及瘫在地上的水永安,
心中顿时一沉,知道定然出了大事。
“李相,发生何事了”
李之兰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急切。
李成桂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一众将领,眼中满是无奈,缓缓说道:
“东北路大军全军覆没了.”
“什么”
众将领听到这话,纷纷发出一声惊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愣在了原地,没人敢相信这个消息。
过了许久,一名年轻将领才勉强回过神,看向水永安追问:
“水大人,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卢将军常年坐镇边疆,麾下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败了”
水永安抬头看着众将领,
将之前对李成桂说的话,一字一句又重复了一遍。
众将领听后,纷纷沉默不语,
军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陆云逸,真有这么神”
一名年轻将领喃喃开口,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们当然知道,军中对外宣传时常会夸大其词,
可即便如此,
他们对陆云逸的战绩也早已心生佩服。
但没想到,第一次交手,连准备都没做好,就传来了如此惨烈大败,
太快了,快到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敌军是从哪来的顺安城吗
他们的斥候向外延伸三十里”
李之兰皱紧眉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从水大人的描述来看,敌军装备精良,战术诡异,只能是顺安城的明军。”另一名将领皱着眉分析,
“而且我没记错的话,
东北路大军昨日才刚抵达马蹄村,
居然这么快就遭遇了敌军,他们是不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说到这里,李之兰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
若有所思地扫过帐中的几名将领,眼窝深邃得让人看不透心思。
“你看什么”
一名老将被他审视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忍不住沉声反问。
“会不会是军中有细作,把我们的行踪透露给了明军”
李之兰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怀疑!
这话一出,众将领纷纷将目光投向彼此,眼神中瞬间充满警惕,
军帐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
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李成桂看着眼前的乱象,心中一阵烦躁。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内部绝不能出矛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将领,沉声道:
“好了,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收拢军队,齐心协力应对眼前危机。”
众将领听后,纷纷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愧疚。
他们也知道,李成桂说得对,
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猜忌的时候,而是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明军。
“传我军令!”李成桂的声音陡然拔高,
“立刻加强营寨防御,加固栅栏、深挖壕沟,严防敌军偷袭,
同时,派出精锐斥候,密切监视顺安城的动向,
一旦发现敌踪,即刻回报!”
“是!”
众将领齐声应道,转身就要退下执行命令。
可就在这时,军帐外狂风呼啸,
卷起的沙石打在帐壁上噼啪作响,军旗被吹得猎猎翻飞。
天空中乌云密布,阴沉得仿佛随时会塌下来。
一名斥候浑身是汗,
跌跌撞撞冲进帐内,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
“李相!顺安城有异动!
有一队两千人的骑兵出城,正朝着咱们营地方向冲过来了!”
李成桂猛地站起身,原本的疲惫仿佛瞬间被驱散,
眼中闪过一丝凌厉,更多的却是震惊!
他扫视一圈帐中将领,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诸位,敌军已经杀上门了,
现在再讨论东北路大军的过失,已经毫无意义。
眼下最要紧的,是重整旗鼓,把这两千明军击溃!
其他方向出了问题,
我们中军绝不能再出乱子!
一旦中军垮了,整个西北道都会大乱,
我们这些人,也再也没有在朝廷立足的余地!”
“现在,来人!传我将令,召集所有将领,准备迎敌!”
李成桂的话,
让帐中不少失魂落魄的将领瞬间清醒过来。
他们重新挺直脊背,脸上露出慎重,掷地有声地回应:
“是!”
李成桂走到地图前,手指指向顺安城的方向,对李之兰说道:
“李之兰,你立刻派一队嫡系人马,
火速前往西北路和北路军营,告知他们,让他们立刻加强防御,
万万不可轻举妄动,一旦有异,先往后退,
敌军斥候的探查范围,很可能超过了三十里!
记住,一定要提醒他们,密切关注敌军动向,
只守不攻,绝不能擅自出兵迎敌!”
“是!”
李之兰领命,转身快步出帐。
李成桂又看向其他将领,语气铿锵:
“其余人等,随我出征,去会会这所谓的女真精锐!
诸位不必害怕,咱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这点风波,还掀不翻咱们的船!”
众将领齐声应和:
“是!”
很快,李成桂点齐五千精锐骑兵,
浩浩荡荡开出营寨,准备迎击来自顺安城的明军。
临近巳时,上午九点左右,
天色依旧阴沉,清晨的太阳被厚重的云层完全遮蔽,压得人喘不过气。
狂风吹得军旗猎猎作响,
军卒们铠甲上的铁片在风中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