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933章 财源滚滚来

第933章 财源滚滚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933章财源滚滚来

又过了三日,辽阳城的风里终于掺了些春日暖意,

残雪在墙角融成细流,顺着青石板缝蜿蜒而下,带出几分鲜活气。

清晨,都司吏员们扛着卷好的告示,踩着露水往大街小巷去,四处张贴!

“快让让!让我看看!”

街角茶摊旁,一个穿着朴素的庄户人挤开人群,伸着脖子往告示上瞅。

旁边戴毡帽的老丈识字,眯着眼慢悠悠念道:

“朝廷有旨,奉旨修辽阳至大宁官道,春耕后开工。

招募民夫,每日管两餐,月发铜钱一百五十文,若能出力搬运石料,再加五十文!”

“啥二钱”

那粗糙汉子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拽住老丈的袖子,

“你没念错吧啥时候有这好事”

老丈捋着胡子笑:

“错不了!你看这印泥,是都司大印!

瞧你这模样,出息!

去年北平行都司修路,听说就是这么办的,庄户人去干活,家里都能攒些余钱呢!”

这话一出口,人群瞬间炸了锅。

有妇人凑过来问:“我能去不我家汉子去年冻坏了腿,去洗衣做饭成不”

众人都看向前方吏员,吏员连忙招呼!

“都要!都要!”

“只要肯出力,男女老少都能寻着活计,管饭!”

一时间,整条街都热闹起来。

有人往家里跑,要叫上邻里一起去报名,

有人围着吏员问开工的具体日子,

还有些之前因哗变丢了生计的军卒家眷,眼里也泛起了光,

寒冬里冻僵的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这股火热模样,连驿馆里的张构都能感受到。

他站在窗边,听着外面的喧闹,手里捏着的文书几乎要被攥皱。

百姓盼着修路,大户忙着分利,都司忙着筹备,

他这个钦差,倒像个局外人,一肚子疑问无处安放。

随从进来禀报,说报名地方已经排起长队,

连城外屯田的农户都来凑热闹,

“知道了”

张构淡淡的应了一声,转身又坐回桌前,翻起了那些密密麻麻的记录。

与此同时,刘氏府邸的暖亭里,却是另一番悠闲景象。

暖亭建在园一角,四周挂着厚厚帘,

里面烧着银丝炭,暖意融融。

陆云逸斜靠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闭着眼,手里把玩着一块通透的和田玉。

邓灵韵站在他身后,纤细的手指轻轻按着他的肩颈,

力道不轻不重,正好能揉开连日来的疲惫。

秋荷则蹲在软榻旁,给陆云逸捏着腿,时不时抬头问一句:

“少爷,力道够不够”

“嗯,就这样。”

陆云逸眯着眼睛,看向亭外。

残雪已经尽数融化,柳枝上已经冒出了点点嫩绿芽尖,

几只麻雀落在栏杆上,叽叽喳喳地啄食,已经有了几分春意。

他端起小几上的热茶,抿了一口,

醇厚的香味在舌尖散开,连日来的紧绷总算松了些。

“夫君,这几日潘大人那边倒是安静,没派人来传话,您也落个清闲。”

邓灵韵一边按揉,一边轻声说。

陆云逸笑了笑:

“路一旦开修,那就是数不尽的忙活啊,哪有空找我”

话音刚落,亭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管家刘忠掀帘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躬身道:

“大人,潘大人派人送文书来了,说是急事。”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说曹操曹操到。”

秋荷连忙蹦了起来,接过文书,笑嘻嘻的递了过来,

陆云逸接过文书,展开信件,

墨迹还带着些湿润,显然是刚写不久。

信里说,张构最近还在查那二十万两银子的来历,

不仅去驿馆问过郁新,还托人去镇江堡查踏雪商行的底细,

语气里满是烦闷,问陆云逸要不要想个法子,让张构早些回京城。

陆云逸看完,随手将信放在小几上,脸上没什么波澜。

邓灵韵见他神色淡然,忍不住问:

“夫君,潘大人都急了,您怎么还不慌”

“慌什么”

“张构查不出什么,镇江堡的商行早撤了,高丽又不敢说实话,他折腾不出样。”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起身道:

“不过也该去都司一趟,省得潘大人坐立不安。”

秋荷连忙上前,给陆云逸递上外袍。

邓灵韵帮他系好腰带,轻声叮嘱:

“路上小心,外面风还凉。”

陆云逸点了点头,跟着刘忠出了暖亭,往都司去。

都司衙房里,潘敬正背着手来回踱步,脚下青砖被磨得发亮。

桌上放着一杯凉茶,旁边堆着几卷修路图纸,却没心思看。

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他连忙转身,见是陆云逸,脸上才露出几分松快:

“你可算来了!”

陆云逸走进来,随手将潘敬的信放在桌上:

“潘大人,为何如此着急。”

“怎么不急”

潘敬拉着他坐下,亲自给倒了杯热茶,

“张构是都察院的人,心比天高!

要是让他查出银子和高丽有关,咱们都得麻烦!”

陆云逸端着茶杯,吹了吹热气:

“放心吧,王君平那边守口如瓶,就连李成桂都认了哑巴亏,他拿什么查”

“可他总是在查啊!”

潘敬搓了搓手,语气里带着焦虑,

“昨日他还去大牢见了周鹗,

虽说周鹗没松口,可谁知道那老狐狸会不会为了脱罪,胡乱攀咬”

陆云逸抬了抬眼:

“周鹗不会,他现在说得越多,死得更快。”

顿了顿,他又道:

“实在不行,你我联合给朝廷递个折子,

说修路的事需要钦差回朝复命,让张构早些回去,他一个四品御史,总不能一直待在辽东。”

潘敬眼睛一亮:

“成,我这就让人写折子!”

说着就要叫随从,却被陆云逸拦住了。

“别急。”

陆云逸喝了口茶,慢悠悠道:

“我过几日也要回大宁,

我走了,张构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自然会回去。”

“你要回大宁”

潘敬愣了一下,随即松了口气,

“也好,眼不见为净,你走了,我这边也能少些牵挂。”

陆云逸笑了笑,没接话。

潘敬想起桌上信件,拿了过来:

“来了一封京城来的文书,是太子殿下那边递来的,你看看”

陆云逸眉头一挑,立刻伸手接过,打开火漆,抽出信纸。

信纸是关中产的麻纸,带着些粗糙纹理,上面字迹工整有力。

内容说的是太子在关中的事,

绘测关中地图进展顺利,

已经标出了几条可能的官道线路,

只是关中遭了两年大旱,

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百姓逃荒不少,

若不是去年从应天送过去甘薯试种,

让百姓在山地里种出了些粮食,不知还要饿死多少人。

最后还提了一句,

朝中关于迁都的议论越来越多,

有人说该迁去关中,有人说该迁去北平,更多的人说应该留在应天,总之争论不休。

陆云逸看完,将信拿在手里,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信纸上,映得字迹有些模糊,他却高兴不起来。

潘敬见他神色轻重,忍不住问:

“你说,太子殿下想迁都,能成吗”

陆云逸端着茶杯,指尖轻轻敲击着杯壁,沉默了片刻:

“不知啊。”

“你也不知”潘敬愣了一下,

陆云逸眼神里带着几分微妙:

“迁都不是小事,牵扯太多。

朝中老臣根基大多都在南方,谁愿意来北方啊。

地方大族也各有盘算,关中旱了两年,民生凋敝,

重建都城得多少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