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夏天(2 / 2)
晌午的日头辣起来,孙健带着大虎往瓜田边的凉棚走。凉棚是用竹竿和茅草搭的,里面摆着张粗木桌,张婶送来的绿豆汤正放在桌上,凉丝丝的,上面还漂着片薄荷叶。
“孙健哥,你说这瓜真能甜得流蜜?”大虎捧着碗绿豆汤,小口小口喝着。
“肯定能,”孙健舀了勺汤,“你看这水,是水库里的活水,带着甜味呢;这土,去年施了那么多农家肥,肥得流油;再加上咱们天天看着,比照顾娃还上心,能不甜?”
大虎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远处:“你看扶苏哥哥,他在给闸板刷桐油呢!”
孙健望去,扶苏正用刷子蘸着桐油,仔细往木闸板上刷,老乡们在旁边递工具,说着笑着,手里的活却没停。桐油的清香顺着风飘过来,混着泥土的气息,格外好闻。
他忽然想起现代超市里的西瓜,用保鲜膜包着,规规矩矩摆在冷柜里,却吃不出这种盼头——盼着它开花,盼着它坐果,盼着它一天天长大,盼着咬下去那口甜能从舌尖暖到心里。
“等瓜熟了,”孙健对大虎说,“咱们在凉棚里办个‘吃瓜宴’,让全村人都来尝,谁种的瓜最甜,就给谁发个红绸带,挂在脖子上,比中了状元还风光。”
大虎的眼睛亮得像星星,使劲点头:“我要把我种的瓜摘最大的来!”
凉棚外的蝉鸣得更欢了,水渠里的水“哗哗”地流,像在催着西瓜快点长。孙健靠在棚柱上,看着远处扶苏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这夏天的日子还长,还有很多事要做——给瓜藤掐尖,给闸板刷油,等着商队带来新消息,但只要这瓜田青着,这水渠流着,身边的人笑着,日子就总有奔头,甜得像那即将成熟的西瓜,藏着一肚子的蜜。
夕阳西下时,孙健帮着扶苏把最后一块闸板安好。分水闸“吱呀”一声落下,水流被分成两股,一股往稻田去,一股往瓜田去,分得匀匀的。两人站在闸边,看着水流欢畅地往前跑,都笑了。
“明天该给玉米地除草了,”扶苏擦了擦手上的桐油,“李秀才说,杂草抢养分,得趁天好除干净。”
“行,”孙健应道,“我叫上大虎他们,人多干活快。对了,西瓜田的架子还得再加几根竹竿,下午看有两根有点弯。”
两人并肩往回走,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落在新修的水渠岸上,像两道踏实的印子。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混着饭菜的香气,把夏天的傍晚熏得暖暖的。
孙健忽然觉得,这阳安城的夏天,比他在现代经历过的任何一个夏天都要长,都要实在。因为这里的日子不是按日历过的,是按瓜藤的生长、水流的方向、庄稼的拔节来算的,一分一秒都扎在泥土里,带着沉甸甸的希望。
蝉还在叫,水渠还在流,西瓜还在悄悄长大。属于他们的夏天,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