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 第648章 争吵声

第648章 争吵声(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夕阳西下时,阳安军押着俘虏往回走。队伍拉得很长,像条在雪地里蠕动的长龙。孙健和扶苏走在队伍中间,脚下的雪被踩得咯吱响。

“回去给弟兄们庆功,”孙健说,“杀几头缴获的牛羊,让张婶做锅贴饼子,就着羊肉汤喝。”

“再让李秀才写篇《破匈奴赋》,”扶苏补充道,“教孩子们念,让他们知道,祖宗的土地,是靠血和刀守住的。”

雪又开始下了,轻轻巧巧地落在他们的肩头,像给这场胜利,盖上了层温柔的白。远处的阳安城,炊烟正袅袅升起,在暮色里显得格外温暖。孙健知道,他们正朝着那个“天下一家”的梦,一步一步往前走,每一步都踩得很实,很稳。

随着阳安城的不断壮大,平安幸福的日子,也让百姓们脸上多了一些久违的笑容。大家闲聊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夸赞孙健和扶苏的功德,对他们表示感谢。

慢慢的他们的故事,就开始在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佳话。

而且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有好多侠仪之士都纷纷投城。

就在一切开始风平浪静的时候,却有一股黑势力悄悄地盯上了阳安城。

秋末的阳安城,街头巷尾总飘着桂花糖糕的甜香。张婶的铺子前天天排着长队,孩子们攥着铜板踮脚张望,老人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晒太阳,听货郎讲孙将军和扶苏先生的故事——讲他们如何引水浇田,如何击退匈奴,如何让荒滩长出庄稼。

“听说了吗?南边来了个姓赵的剑客,一手剑法出神入化,非要给孙将军当护卫。”

“何止啊!西边的盐商捐了十车盐,说要换个‘阳安城荣誉百姓’的牌子,挂在自家店铺门口!”

“我家二小子在学堂里听李秀才说,扶苏先生编了本《农桑要术》,照着种麦子,一亩地能多收两斗呢!”

议论声像溪水流淌,绕着新修的石板路,漫过刚栽的梧桐树,钻进每一户人家的窗棂。孙健偶尔走过街头,听见这些话,总会挠挠头笑——他还是习惯蹲在田埂上看秧苗,而不是被人捧着说“功德无量”。

“你看这匾额,”扶苏指着新挂在城门上的“德被四方”,眉头微微蹙起,“太扎眼了。”

孙健仰头瞅着那四个鎏金大字,是关内的大儒亲笔题写的,送来时敲锣打鼓,惊动了半个城。“管它呢,”他拽了拽扶苏的袖子,“走,苏小宝新做了‘爆米花’,说是用玉米粒崩的,甜得很。”

苏小宝的“爆米花”确实新奇,玉米粒在铁锅里转着转着,“嘭”一声炸开,变成白胖的花,撒上糖霜,引得孩子们围着灶台转。孙健抓了一把塞进嘴里,脆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忽然听见院外传来争吵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