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 第671章 想当年

第671章 想当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一战打得干净利落,不仅歼灭了敌军主力,还收服了不少愿意改过自新的降兵。孙健让人把龙且押到会稽郡,当着百姓的面审判,那些被他迫害过的百姓哭着控诉他的罪行,最后龙且被判处劳役,终生修复他破坏过的城池。

消息传开,楚地震动。更多的城池望风归附,有的城主带着印信来降,有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赶走了当地的恶霸,迎接阳安军进城。

转眼到了冬天,会稽郡的学堂修好了,孩子们坐在暖烘烘的教室里念书;织布坊开了张,织出的“流云纹”布比阳安城的还要精美;城外的田里,冬麦长势喜人,老农们说,这是多少年没见过的好兆头。

孙健站在郡衙的院子里,看着飘落的雪花,手里拿着一封来自阳安城的信。信里说,苏小宝的新水车在全国推广了,李秀才的学堂成了太学,张婶的糖糕铺子开了分店……

“在想什么?”扶苏走过来,递给她一件厚披风。

“在想,咱们是不是该回去看看了。”孙健笑着说,“天下太平的日子,好像真的来了。”

扶苏望着漫天飞雪,眼里带着笑意:“是啊,该回去了。回去看看张婶,看看孩子们,看看咱们种的那片稻子,是不是真的成了良田。”

第二年开春,阳安军班师回朝。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献酒献食,孩子们跟着队伍跑,唱着新编的歌谣:“阳安军,天下行,带来粮,带来灯,家家有饭吃,户户有笑声……”

回到阳安城那天,城门大开,张婶带着一群孩子在门口等着,手里捧着刚出锅的糖糕。苏小宝扛着他新造的水车模型,李秀才的学堂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孙健和扶苏翻身下马,接过糖糕,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阳光洒在阳安城的屋顶上,洒在田埂上的新绿上,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那些用汗水和信念铺就的路,终将通向一个更安稳、更温暖的天下。而他们,会和所有百姓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继续耕种,继续守护,继续把日子过成最踏实的模样。

阳安城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热闹。田埂上的新绿刚冒头,城里的杏花就开了,粉白的花瓣落得满地都是,踩上去软绵绵的。孙健和扶苏站在当年一起种下的那棵槐树下,看着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手里的风筝线放得老长,风筝在蓝天上飘着,像只自由的鸟。

“你看那风筝,”扶苏笑着说,“多像咱们当年刚到阳安城时,心里揣着的那个梦。”

孙健点头,指尖划过粗糙的树皮,五年前亲手挖坑、栽树的触感仿佛还在掌心。“那时候哪敢想,这城能变成现在这样。”他望着远处连绵的良田,新修的水渠像银色的带子,绕着田埂蜿蜒,“听说今年要试种西域的葡萄,苏小宝还琢磨着造个酿酒的器具。”

“李秀才的学堂也招了西域的学生,”扶苏补充道,“他说要编一本《各族杂记》,把汉人的农耕、西域的商道、羌人的畜牧都记下来,让孩子们知道,天下本就是一家。”

正说着,燕姬骑马而来,灰色的长袍被春风吹得猎猎作响,她手里拿着封鸡毛信,脸上带着笑意:“英布从楚地送来的,说那边的水稻亩产突破了七斗,百姓们要给咱们送新米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