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难以理解(2 / 2)
会议结束后。
江辰与梁振山在丛林山区间漫步闲谈。
两位领袖级人物,自然有许多共同话题。
江辰对这人充满好奇。
而梁振山对江辰同样十分钦佩。
毕竟能建造出太空城。
还能与米国和联合国抗衡到这种程度,不分伯仲。
甚至略占上风。
令人不得不佩服。
“江辰司令员,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就当是彼此交流学习,您看如何?”
漫步途中,梁振山忽然开口。
此时他们已登上山顶。
从这里俯瞰下方景色,美不胜收。
令人心旷神怡。
座座山峰巍然屹立。
宛如擎天巨柱。
“作为领袖,必须具备前瞻性视野。”
“具体工作内容无需亲力亲为,只需把握大方向。”
“从某种角度说,领袖相当于管理者。”
“只不过管理的是精英阶层。”
江辰给出十分中肯的回答。
至少这是他心目中的领袖形象。
除此之外,他确实想不出其他定义。
“呵呵,很精彩的回答,但在我看来或许还有另一种解读。”
梁振山淡淡一笑。
这话顿时勾起江辰的兴趣。
他知道梁振山向来特立独行。
思考问题角度与众不同。
“愿闻其详。”
梁振山并未讲什么大道理。
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其实很简单,就像面对一套分层地图。”
“其中包含乡镇地图、城市地图,再到区域地图。”
“然后是国家地图,最后是大陆板块地图。”
“每张地图需要思考的问题各不相同,视角也随之变化。”
“但地图并非越大越好。”
“能看到的内容越多,眼界就越开阔——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
这番话引发江辰深深思考。
对普通人而言,这话确实难以理解。
但对江辰来说并不困难。
所谓乡镇地图到大陆板块地图的层级。
并非由眼界宽窄决定。
而是由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
比如一位智者,即便面对乡镇地图时。
也能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
那么即便给他涉及多国的大陆板块地图。
同样能处理得当。
此刻江辰才明白梁振山的思维方式。
也终于理解此人的行事风格。
梁振山的城府极深。
甚至可谓深不可测。
江辰也难以想象,龙国竟有这般人物。
“今日这堂课令我受益匪浅,我会牢记这番话。”
江辰含笑点头,心中略感惭愧。
这难道就是双方的差距吗?
他拥有太空城和绝对力量,但那又如何?
仅仅一个东南州就耗费他大量时间。
而江辰毫不怀疑,梁振山绝对有能力拿下西北地带。
因为他从不依靠武力取胜。
用恰当的话来说,便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才是梁振山的处世哲学。
这番话确实令江辰印象深刻。
今日算是遇得高人,受教良多。
江辰此刻确实充满好奇。...
这样的龙国人才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更准确地说。
这样的人才,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在龙国内部培养而成。
竟能具备如此超凡的视野。
实在令人钦佩。
“不知梁振山司令员毕业于国内哪所院校?”
“想必这所学校的水平相当出色。”
“才能培养出您这样的人才。”
江辰含笑询问道。
确实感到十分好奇。
最令人惊讶的是此人此前籍籍无名。
在国内竟未传出任何风声,平凡得如同寻常路人。
若将他置于龙国人群之中。
根本不会引起注意。
你完全无法想象,在这茫茫人海里。
竟隐藏着这般人物。
换作任何人,恐怕都会惊叹不已。
“呵呵,江辰司令员想了解我的背景吗?”
“其实也没什么不可说的。”
梁振山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豁达。
对江辰可谓推心置腹。
似乎也将江辰视为挚友。
当然,江辰也是如此。
否则他不会如此关注对方的来历。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
江辰与梁振山可谓相见恨晚。
二人相互切磋交流。
对于梁振山的独特见解与超前思维。
江辰深感敬佩。
放眼当今世界。
能让江辰如此重视的人物。
至今恐怕唯有梁振山一人。
“其实我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高校。”
“校名不提也罢,只是所二流大学。”
“早年我曾以个人名义赴多国游学。”
“您猜我在那些发达国家看到了什么?”
听闻此言。
江辰会心一笑。
“愿闻其详。”
梁振山不紧不慢地继续讲述。
“我看到了源自龙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典籍。”
“足有数万份之多,涵盖甲骨文、文物与古籍。”
“其中包罗地理、天文、数学等学科。”
“几乎囊括所有领域。”
“自此,我对这些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倾尽毕生所学周游列国。”
“搜寻所有与龙国相关的文献记录。”
“并将它们深深铭刻于心。”
说到此处,梁振山意味深长地望向江辰。
“您能想象那种场景吗?属于我们龙国的瑰宝。”
“却只能在异国他乡得见,而且看到的还不是真迹。”
“只是他们的复制版本。”
“原始真本被永久封存。”
“不允许任何人接触,更别说翻阅。”
“我们只能远观不可触碰,还是在别人的领土上。”
“您可知那是种什么滋味?”
江辰闻言陷入沉默。
这种感受定然不好受吧。
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既感悲凉,又带忧伤。
更多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
本该属于他们的文化遗产流落他乡。
却连触碰都不被允许。
包括甲骨文典籍与陶瓷艺术。
以及众多古玩珍品。
总量达数万件之多。
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这些全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献,无法用金钱衡量。
“最令人痛心的是,其中七成文献典籍根本不予公开。”
“就连复制本都难以寻觅。”
“因为他们根本不愿让你看到。”
梁振山眼中掠过一丝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