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543章 皇帝的赏钱?

第543章 皇帝的赏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身为河南按察使衙门的副使,天枢司这个名字他当然再清楚不过。

那是皇帝亲自下令新成立的机构,由锦衣卫、刑部精锐,以及军方特别卫队三方人马联合组成,其职责是专门护卫皇帝,乃至高级官员的安全。

河南巡抚、巡按的身边,便都配备有天枢司派来的护卫,以此彰显皇恩浩荡。

然而,真正让吴德璋心惊肉跳的,却是文书上那赫然醒目的“随銮护驾”四个大字。

寥寥数语,却意味着眼前这些人,乃是真正的天子亲卫,是直接跟在皇帝身边,拱卫圣驾的近臣!

文书所用的是大明印刷厂专用纸张,外面根本没有,印章也全部无误。

有此文书为证,这些人的身份再无疑虑。

吴德璋战战兢兢地将文书还了回去,紧张不安地问道:“莫非……莫非陛下要亲自驾临此地巡视,才派遣了诸位上差先行抵达,以提前做好安全部署?”

这是他此刻能想到的唯一合理答案。

帐篷内的众官员也皆是如此猜测。

在他们的认知中,皇帝要前往任何地方,都会事先派遣天枢司的精锐前往,负责指导地方官员如何做好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安全漏洞。

这是历年的惯例,有一套严密的流程。

自从火枪在军队中普遍推广装备以来,这一条规矩就显得更为重要。

毕竟,无论朝廷对火枪的管制有多么严格,总会有漏网之鱼流入民间。

有不慎遗失的,也有被某些官员用非法手段私自弄出去的……等等情况,不一而足。

对普通百姓而言,在朝廷严厉的火器管制之下,他们遇到对方持有“私枪”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大明帝国的皇帝而言,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火枪能够在远程精确瞄准射击,这也使得皇帝的安全护卫逻辑,变得与以前完全不一样,更加复杂和严峻。

地方官员安排再多的人手,可能都只是瞎忙活,做无用功。

还是需要有丰富经验,并且经过无数次演练的天枢司护卫来亲自指导和协调,才能真正确保皇帝出行的安全。

故而,当看到是天枢司的护卫,并且文书上明确写着“随銮护驾”时,这些地方官员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是皇帝派来的先遣护卫,为圣驾亲临做准备。

不过,这其实也正是朱允熥想看到的效果。

他并不急于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就不回答吴德璋的问题,反而面带微笑,淡淡地问道:“现在,你们没有什么疑问了吧?”

“没有了,没有了!”众官员异口同声,连连摆手,生怕慢了一步会惹来不满。

吴德璋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道:“原来是天枢司的大人驾临,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下官自当全权配合,万死不辞。”

说着,他又讪讪一笑,指了指桌上的酒壶,试图缓和气氛,为他们此刻的宴饮行为开脱:“这‘金陵酿’,我等平日里也难得喝上一回啊。”

他摆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振振有词道:“还是此次救灾,蒙受圣上的浩荡恩惠,拨付了大笔大笔的救灾银两。”

“念及诸位官员同僚这些天一直在奋力救灾,为了妥善安置灾民,竭力减轻洪灾带来的损失,大家可谓是吃了不少苦头,劳苦功高,也确实该慰劳一番了。”

“这才特意购来了几壶‘金陵酿’,供大家一饮,缓解这段时间疲惫。”

吴德璋再度弯腰行礼,谄媚之态尽显:“这都全仰仗陛下的皇恩浩荡,我等才能有幸喝到如此人间佳酿。”

“诸位天枢司的兄弟,你们远道而来,皆是贵客。这‘金陵酿’,自然也少不了你们的份!”

“我做主了,天枢司的兄弟每人一壶,以慰诸位长途奔波的劳累之苦!”

吴德璋继续巧言令色,试图拉拢他们:“灾区艰难,诸位都不容易。”

“你看你们的身上,皆沾满了尘土,这都是你们实心办差、忠心效忠陛下、奋不顾身为朝廷办事的明证啊!”

他言辞凿凿,仿佛自己是他们的知心人:“下官一定给朝廷上折子,表彰诸位的兢兢业业,将你们的功绩上报天听!”

他脸上笑得如同桃花一般灿烂。

朱允熥只是淡淡地看着他,目光冰冷。

随后又扫了一眼场中其他的官员,一言不发。

徐妙锦却冷冷地开口,毫不掩饰的讽刺:“什么意思啊?”

“当我们是来要饭的乞丐吗?”

“就拿区区一壶‘桃花酿’来打发我们?”

吴德璋闻听此言,脸色瞬间煞白,他慌不迭地连声解释:“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下官万万不敢!”

他慌慌张张地从怀中掏出一叠大明银行的支票,将其递上前,颤声说道:“天枢司的兄弟远道而来,奔波一趟着实不易。”

“下官们给诸位兄弟每人三千两银子的辛苦费,还望诸位兄弟不嫌鄙陋,笑纳笑纳。”

吴德璋一边说着,一边心虚地回身望向周围的其他官员,征求他们的意见:“诸位同僚,你们没有异议吧?”

“应该的,应该的!”帐篷内的一众官员纷纷附和。

他们都以为朱允熥和徐妙锦是嫌一壶‘桃花酿’的‘贿赂’太少,想向他们索要更多的银子。

于是争先恐后地表态赞同,希望能以此来巴结讨好这群“钦差大人”。

“每人三千两银子?”朱允熥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却没有立即发作,而是语气平静地问道:“你一个河南按察使司的副使,一年的俸禄又能有多少钱?”

“我们天枢司的兄弟,今日一共来了三十余人。”

“每人三千两,那便是接近十万两银子!”

“你拿得出这么多钱吗?”

听到朱允熥这般问,一名官员不以为意地笑道:“大人说的是哪里话啊?”

“大人您是为陛下视察灾区而来,我等也是替皇帝陛下办差。”

“这些钱,不都是皇帝陛下的赏赐吗?”

“无论是大人,还是咱们,拿的都是陛下的赏钱,哈哈哈!”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