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绝不会诬陷的逻辑!(1 / 2)
赵文远却不给他们喘息之机,厉声喝道:“速速如实回话!”
众邻人被这官威一吓,顿时垂下头去,期期艾艾地答道:“大人……大人言之有理,若果真如此……那草民等,确实无从知晓……”
“好!”赵文远一拍身前的桌案,旋即吩咐:“将方才的问对录入卷宗,让他们签字画押!”
“大人!”席照雪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忍不住出声。
“公堂之上,不得擅自插言!”赵文远目光如电,扫向她,威严无比地斥道:“席照雪,本官稍后自会问讯你,有的是你分说的机会。”
“此刻再敢喧哗,休怪本官对你动用刑罚!”
席照雪只得强压下满腔愤懑,紧咬嘴唇,不再言语。
待那几名邻人颤抖着按下指印后,赵文远挥手示意差役将其带下。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夫,问道:“你既是大夫,想必亲眼检视过席云琅的伤势。”
“且仔细说来,他伤在何处?”
“伤势几何?是否还能下地行走?”
那大夫躬身答道:“回大人的话,草民确已仔细验过。”
“席云琅胸前、后背皆有大片瘀伤,青紫交加,显见是受了重击,伤势不轻。”
“草民为他开了几剂活血化瘀的汤药,并敷上了特制膏药。”
“这是草民当时开具的药方,还请大人过目。”
言罢,大夫从怀中取出一张药方,高举过顶。
有衙役上前接过,呈递给赵文远。
赵文远接过瞥了一眼,便随手交予一旁的录事书吏,转而问道:“如此说来,席云琅所受皆为拳脚棍棒之类的钝挫伤,并无刀剑利器所致的创口了?”
大夫应道:“正是!”
赵文远紧接着问:“你方才言道,其伤处在胸前与后背,这就是说,他的双腿并未受伤?”
大夫愣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回大人,确是如此,席云琅的双腿并无伤痕。”
“这便是了。”赵文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再次追问:“既然双腿完好无损,那么他下床行走,理应并无大碍了?”
“这个……”大夫略作沉吟。
赵文远却不等他细想,当即声色俱厉地喝问道:“是,或不是?速速据实以告,不得含糊!”
堂下两侧衙役亦随之将手中水火棍重重顿地,齐声唱喝:“威——武——”
肃杀之气瞬间充斥了整个大堂。
那大夫被这阵势所迫,忙道:“他身上瘀伤深重,牵扯之下疼痛难忍。”
“勉强下地尚可,但恐怕体力不济,难以支撑长途跋涉。”
赵文远却抓住话柄,紧咬不放:“若他用意志强撑,奋力而为,究竟能走多远?”
“这……草民实难断言。”大夫伏地叩首道,“草民仅为一介医者,并非神仙。”
“依常理推断,受此重伤,确是走不了太远。”
“然则,世人体质各异,亦不乏身体好,意志坚韧之辈,身负更重的的伤,尚能奔波数十里乃至上百里,军中将士便多有此例。”
“反之,体质羸弱者,即便毫发无伤,也未必能行远路。”
“至于席云琅体魄究竟如何,能否在伤痛之下坚持远行,此事纵是神医在世,也断难凭空臆断。”
“好!”赵文远大喝一声,眼中精光一闪,“这便是说,你只能判断他受了伤,却不能因此断定,他绝无可能趁夜色出行,奔赴五十里外行凶,再连夜折返,对也不对?”
大夫有些急了,申辩道:“大人,这对寻常人而言,都未免太过强人所难,何况他还身负伤痛!”
“只是‘难’,并非‘绝无可能’,是也不是?”赵文远再一次发出致命的诘问。
大夫额上渗出冷汗,在对方咄咄逼人的目光下,最终只能颓然垂首:“是。”
“录入在案!”赵文远头也不回地对书吏吩咐道。
事实上,无需他多言,按察使司的官员俱在堂上,书吏早已将堂审的内容皆一字不漏地悉数记录在册,不敢有半分懈怠。
大夫张了张嘴,似还想再说些什么,赵文远却已不再理会他。
他向书吏取来刚刚录毕的供状,审视一遍后,递给大夫道:“此乃方才的问对记录,你仔细看过,若无错漏,便签字画押吧。”
大夫接过供状,逐字逐句地看着,那原本有力的手指此刻握着笔,却有些微微颤抖。
他看了一眼堂下的席云琅兄妹,又转而望向堂上端坐的几位官老爷,随后头抬得更高了,望向高悬于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四字匾额。
那四个字在昏暗的堂中似有光华,却又显得无比刺眼。
一抹难以言喻的讥讽笑意自他嘴角一闪而逝,终是化作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垂下眼帘,不再犹豫,提笔在供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衙役连忙取来印泥,让他按了指印。
赵文远这才挥手,示意将他带下。
紧接着,赵文远目光如刀,直刺席照雪,厉声喝道:“席照雪!你口口声声称令弟伤重卧床,无法行动,更无可能前往五十里外行凶。”
“可方才邻里、大夫的证言,你也听得一清二楚!”
“你的邻居,无人能证明令弟没有趁夜外出的可能。”
“大夫,也无法断言令弟绝无长途奔袭的能力!”
“也就是说,你所谓的铁证,根本无法证明案发之时,你弟弟就一定不在场!”
“无凭无据,仅凭你一己之言,便想为你胞弟洗刷杀人重罪?”
他一步步逼近席照雪,声威更盛:“你非但不认,竟还敢惊扰圣驾,无端状告朝廷命官!席照雪,你该当何罪?!”
赵文远的怒喝声如平地惊雷,在大堂内滚滚回荡。
席照雪娇躯微颤,那不仅是畏惧,更是被这颠倒黑白的言辞激起的满腔怒火。
她死死咬住下唇,唇角甚至渗出一丝血色,一双清眸却倔强地迎向对方,未发一言。
大堂外的庭院中,围观百姓的骚动愈发明显。
徐妙锦秀眉紧蹙,她总觉得这县令的审案方式处处透着诡异,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扭头望向身旁的朱允熥,低声道:“熥哥哥,这县令分明是在强词夺理!”
朱允熥却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堂上的一切,目光深邃,未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