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真是没用(1 / 2)
若不是这如影随形且精准无比的直觉。
他恐怕早已在那铺天盖地的搜捕中无所遁形,沦为阶下囚,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将化为泡影。
可此刻,当他抬眸望去,朝堂上依旧维持着表面的井然有序。
众臣们或是侃侃而谈,阐述着自己对国事的见解;或是低头沉思,在心中权衡利弊。
一切都看似那么正常,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覃芊落依旧安静地垂眸,像是真的在这严肃的场合中陷入了梦乡,呼吸平稳,没有丝毫破绽。
难道是自己的直觉出现了偏差?宁沅承的心中没来由地涌起一阵强烈的心慌。
那种不安的感觉,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他的心底肆意蔓延开来,迅速占据了他的整个心房,令他坐立不安。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与焦虑,内心在不断地权衡与思索。
思索片刻之后,他暗暗决定,下朝后暂且先回太子府。
在他心中,太子府是他精心构建的堡垒,那里有着重重的防御与忠诚的下属。
是他认为最为安全可靠的地方,只有回到那里,他才能在这局势中稍稍安心。
想到这,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恼怒与愤恨,忍不住在心底狠狠地暗骂起来。
那群负责对付覃芊落的人,简直就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饭桶!
都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了,居然还没能成功将覃芊落斩于马下。
可如今看来,全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能力!连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办不好,实在是太没用了!
留着他们,不仅不能为自己分忧解难,说不定还会因为他们的无能而坏了自己的大事,将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切毁于一旦。
此刻,那几个被宁沅承在心底恨得咬牙切齿的黑衣人。
正像一堆破布般,被五花大绑着,狼狈不堪地扔在昭王府那阴暗逼仄的柴房里。
柴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朽之气,仿佛岁月在这里停滞,霉味与潮湿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令人作呕。
仅有的几缕微光,从那狭小且布满灰尘的窗户缝隙中艰难挤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却丝毫未能冲淡这柴房内压抑而阴森的氛围。
瑶光身姿如松,神色冷峻似冰,宛如一座冰冷的雕塑般静静伫立在一旁。
她的目光犹如两把锐利的冰刃,毫不留情地直直射向被绑缚得结结实实的几人。
眼神中满溢着不屑与愤怒,仿佛要将这几人千刀万剐。
她在心中暗自咒骂道:“好在师尊心思细腻如发,机敏过人,仿若未卜先知一般。
特意千叮万嘱我近日务必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对周遭的一切风吹草动都要格外留意。
否则,还真就让这几个狡猾似狐的家伙钻了空子,趁机溜之大吉了。”
这几个黑衣人,自接受刺杀锦瑞昭王覃芊落的密令以来,便如鬼魅般蛰伏在京城的暗处,绞尽脑汁地谋划着如何下手。
他们深知覃芊落行事谨慎至极,平日里身边护卫如影随形,极少有落单的机会,想要成功暗杀她,简直比登天还难。
他们已在京城蛰伏数年之久,对京城中的各方势力、人情世故,乃至各种明规则与潜规则,都摸得透彻至极。
他们心里清楚,覃芊落身边的护卫皆是从万千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各个身手矫健,武艺高强。
犹如铜墙铁壁般守护着覃芊落,想要突破那重重严密的防守,无疑是痴人说梦。
今日,他们如商量好的那般,隐匿在昭王府附近那黑暗的角落里,像饥饿的野狼般紧紧盯着王府的一举一动。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覃芊落身边那个最为厉害的暗卫并未如往常一样跟随左右。
刹那间,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贪婪,心中暗自窃喜,以为期待已久的天赐良机终于如馅饼般从天而降。
却浑然不知,这一切其实是覃芊落精心设下的一个巧妙圈套,就像猎人布下的陷阱,专等他们这些猎物上钩。
覃芊落历经多年,虽武功造诣尚未达到登峰造极的超凡境界。
但那份警惕之心,却犹如高悬于头顶的警钟,从未有过片刻的松懈。
起初,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想通过故意调开瑶光,放出一个看似破绽的诱饵,诈一诈潜藏在暗处的敌人。
看看是否真有那些妄图对自己不利的宵小之徒会蠢蠢欲动。
万万没想到,这一试,竟真的如撒下渔网,捞到了大鱼,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