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死要面子的性格(2 / 2)
“我记得前些年日本号称叫‘1亿总中流’,总共1.2亿的人口,号称有1亿人是中产,剩下的2,000万就是富人了。那个时候就是日本国内做的社会调查,所有日本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据说当时做的问卷,里面的问题,就是诱导所有人认为自己是中产。
这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也没有这个国家这样死要面子的。
所以股市与楼市,他们根本不承认会跌。但一定会跌的。
虽然日本央行持有40万亿日元EtF托市,但根本无法阻止外资的撤离。”
季宇宁记得明年股市下行,日本还在死撑,但明年一年里,日本股市上的外资净卖出5万亿日元。??
而日本楼市的真正崩盘,是到后年了。
“宁叔啊,我们在日本股市上的资金可以撤了,现在华尔街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日本的楼市可能还能挺一段时间,但也不会超过一年,我们在日本东京的那些大厦,也可以找下家转手了。”
前世日本这次泡沫经济的破裂,是一共损失了超过15,000,000亿日元,而且使得日本进入了“失去的30年”。
根据零和理论,这次西方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中收获的财富,也达到了100,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最大的那一块,是华尔街分得的,季宇宁进入日本布局的资本,也属于华尔街。
他这次从日本股市和楼市上的最终收获,将会远远大于1987年大股灾的收益。
12月中旬,季宇宁回到北美加州。
今年的麒麟视窗、麒麟电脑等高科技板块的上市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将在12月中旬举行。
另外,今年北美的计算机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老板,今年我们的photoshop使得office套件卖出去将近300万份。
这是今年应用软件中最亮眼的。
我们的麒麟视窗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份额还是比较稳定的。
今年变化比较大的,是麒麟电脑的销售额明显增加了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今年ib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他们不仅是个人电脑,而且笔记本电脑的份额都下降了。
1986~1989年间,Ib的营业收入年增幅只在3~6%,抵不上营业支出的增长幅度,从而盈利大幅度下降。
1986年,Ib的净收益,从上年的65.6亿美元下降到47.9亿美元,下降27%。
后来,经过努力,效益有所回升。
但到1989年,净收益又下降到37.2亿美元。”
“嗯,我觉得这预示着Ib未来还会下降的,而且幅度会越来越大。Ib这几年来,并没有对他们原有的作风进行什么改变。
也许再过几年,ib也会到了破产的边缘,就像他们的老冤家王安电脑一样。”
季宇宁自然知道,ib在前世90年代初陷入了很大的困境。前世1990年Ib虽然取得了59.7亿美元的盈余,但这笔收益的大部分是来自一些短期因素的作用。
Ib的高层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业绩的不稳定因素,反而认为改革初见成效。受这一认识误导,证券分析家也乐观地预测Ib公司1991年盈利将达70亿美元,当时ib的ceo埃克斯本人也许诺股票分红将提高35%。
然而,到1991年第一季度,Ib即发生了17亿美元的亏损。
1992年初,证券分析家再次预测Ib本年度将有40亿美元盈余。可结果,Ib在1991年亏损28.6亿美元后,1992年出现了商界少见的49.7亿美元的大亏空。
1993年1月,Ib股票价格跌至每股40美元以下,达到了17年来的最低价,从而构成了改组公司高层领导的压力。
1993年1月,ceo埃克斯在宣布了将公司的红利分配削减55%后,不得不提出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