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708章 二度梅

第708章 二度梅(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而且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机制,只是说原则上一位作家不宜二次获奖,但也没有绝对禁止啊。

关键是你这篇小说赢得了国际上的声誉,写的确实是好。”

几个人说着,侧头望向窗外的腊梅,那也是二度梅。

“嗯,这次1月底获奖名单才出来。

当时投票表决的结果,是凌力那部《少年天子》排在第一的,后来大家协调,让王卫国的那部小说放在第1位了,因为那部小说在电台播出以后,反响比较热烈。

还有就是,这次新加进去的评委,比较看重那种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就是那种带有史诗特点的大部头小说。

其实文学圈子里对他这篇小说评价不高,很多人都觉得,实际上这篇小说就是原来那部中篇小说《人生》的扩充版。

所以他这篇小说是一共三部,100万字,第1部是发表在了《花城》上,第2部甚至只能发表在《黄河》上了。

我的感觉,这篇长篇小说写的,还不如那篇《人生》呢。”

“确实是这样,这篇小说我的感觉是,社会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这篇小说我看过。嗯,写这些年的社会变迁,很励志,很感人。

但文学性一般。

这次进入获奖名单的七部作品,除了刘部长,还有肖老的作品,我没看过。其他4个人的,我都看过。

我认为最好的两部,是那两部历史小说,尤其是徐老先生的那部《金瓯缺》。写的是真好,那才是真正的大作品。

那是用一生写出来的作品。

那部《少年天子》写的也很好。

那部《穆斯林的葬礼》,那位谢先生说,是一部奇书。

确实如此。

和这三部小说相比,王卫国的这一部就显得比较一般了,但是没办法,评委的口味在那里呢。”

“现在好多读者听众对王卫国的人设是一生贫寒,很励志,很拼搏。

但王卫国平常抽的什么烟,你知道吗?”

“这人我也理解不了,他80年代初抽的烟,居然是那个滇省玉溪厂81年出的那种4盒装的恭贺新禧。

那个烟啊,那个时候就几块钱一盒,那我记得只是在大日子过节的时候,我们才舍得抽的。他每天要好几盒,一天抽烟的钱就十几块钱,一个月差不多要300多块钱的烟钱。

那个时候他工资好像才100块钱,他们省作协有10个专业作家,他是其中之一。他的短篇小说获奖以后,嗯,又增加了100块钱,这算补贴。

他工资可是不低,结果这200块钱的工资,连抽烟都不够,合着他写了这么多年的小说,连他自己都养不起,更别说养老婆孩子了。

86年的时候,他这篇小说的第1部出版,稿费是3万块钱,结果他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抽烟就抽了4万多块钱。”

“当时他们陕省好多人都觉得不理解,这量入而出,干嘛抽那么贵的烟啊。

而且他平常不喝茶,是喝咖啡,喝进口咖啡,那更贵。

结果王卫国说,这是为了心理上的满足。不是生理上的。

你知道吧,他们家闺女学校春游,要吃三明治,他花60块钱买了两块三明治。

那60块钱当时相当于普通人一家人两个月的工资啊。

这老兄平常还是他老婆的工资来养家,他还要靠他老婆的钱。

他们陕省,像平娃,都说他老婆这几年根本不理他。”

“这如果从心理上来讲,就是以前的极度的自卑,到现在的极度的虚荣。

虚荣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或者叫极度自我。

这老兄以前不熟,我出去的比较早,但我总觉得这个人有点儿像他小说那个《人生》中的高加林那样的。

高加林的励志,其实是追求个人的成功,实现其野心。强烈的功利追求,使高加林在奋斗过程中,忽略了道德追求和人格修养。

有些人啊,跟我们不一样,比如那个写《新星》的作者,还有沪上有一个专写知青小说的。这些人我总觉得是选错行了,应当去从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