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只为了吃腰子(1 / 2)
羊腰子这样的无上美味,禁止人类吃。在匈奴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邪恶的习俗。
草原生活不易,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不能轻易浪费,匈奴人连羊肚都会洗洗包了肉煮了吃,连羊肠都会灌上羊血煮了吃。羊腰子和羊腰子上面的脂油,就那样放火烧掉?他们怎么敢?
既然匈奴人要统治这片草原,那就要为这片草原上的一切负责,这个叫做利未的职业祭司部族,不耕不牧不作战,就关在帐幕里面偷偷吃烤羊肉炸油饼,这样的人对草原有什么好处?
清除垃圾,也是草原之王的职责,东方文明和希腊群岛那面的斯巴达人有一些共同之处,对这种只会巴拉巴拉从不创造价值的人类,没有好印象。
希伯来人有十二个支派,利未家族是其中的职业祭司,负责宗教事务和文化传承,单于因为一个羊腰子,就把这些祭司送上了火堆,也让希伯来人的很多习俗就此断根。
迦南这块土地虽然肥美的,但是对于匈奴人来说,觉得还是太狭窄了一些,于是单于派人到处去捉捕各个部族的人来拷问:这天下向西是什么地方,哪里有更富足的土地?
接下来,这支匈奴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在地中海东岸地区肆虐。他们四处掠夺,不仅补充了大量的食物和给养,还掳掠了众多人口。这些被掳掠的人们被迫成为奴隶,为匈奴大军服务。
在完成了物资和人力的补充后,匈奴大军士气如虹,浩浩荡荡地向北和向西进发。他们的目标是与以叙利亚为核心的塞琉古帝国展开一场激烈的碰撞。
然而,此时的塞琉古帝国正处于相当脆弱的时刻。在之前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塞琉古帝国的国王安条克三世遭遇了惨败,他的军队被罗马人打得落花流水。尤其是塞琉古帝国引以为傲的笨重镰刀战车,在战场上完全无法抵挡敌军灵活的骑兵。
这场惨败让塞琉古帝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不仅失去了大量的士兵和领土,还需要向战胜者罗马缴纳巨额的战争赔款。这使得帝国的财政状况陷入了困境,国家元气大伤。
帝国内部也是动荡不息,被征服吞并地区本就有各自的语言、文字、部族、文化、宗教,塞琉古帝国并没有书同文车同轨的标准化操作,各个行省采取总督自治的制度,帝国根本无法有效调度行省的资源和兵力,也无法对行省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强行捏合起来的帝国,大固然是变大了,强却并没有变强。
如此一个由不同民族和地区强行拼凑而成的帝国,其内部结构松散,各部分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协作。这样的帝国在面对一个高度机动灵活的百战大军时,显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和效率。
匈奴人从北方穿越美索不达米亚时,虽然遭遇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但这些冲突并没有对他们的前进造成太大阻碍。当他们进入耶路撒冷时,这里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希伯来人马加比家族正在与塞琉古帝国进行激烈的争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使得整个地区都陷入了动荡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