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25章 四海升平和小小的变化

第25章 四海升平和小小的变化(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荒废的村庄重新开始修缮,流失的人口重新回来居住,长满荒草的田地重新长了麦苗稻苗,鸡犬之声重新回到乡村之中,夕阳西下的时候,户户都升起炊烟。

人们忘记战争的创痛,开始努力的生孩子。

大秦人口登记的数量迅速提高,虽然这些新生的孩子还不能交税的,但是张丞相和计相都相信,再过十年,天下的口赋会成倍增加。

巩邑生产的农耕机械,遍布各地的小化肥厂,让大秦的田产成倍增加,每一个郡县都重新修筑了粮仓,官家的存粮,能抵抗三年有一年的大灾。这就已经很强大了。有这个粮仓做底气,天下就不会再有大规模饿死的人。

而富户的粮仓也相当充裕,甚至普通的自耕农,使用了花肥和钢铁农具之后,也能确保有半年的余粮。天下再没有青黄不接的年景!

粮产如此丰富,就有人开始使用粮食酿酒。大秦有一宗好处,就是酿酒的酒曲始终是国家管控,任何人想要酿酒,需要去官府购买酒曲才能造出酒来。朝廷颁布了禁酒令,严格禁止私藏酒曲,严格控制私粮酿酒,总算对民间浪费奢侈的风气有一定的压制。

大秦桂林糖厂的糖蜜酒——俗称老母酒的那种甘蔗酒,因为采用废渣酿制,价格极低,而酒液纯净香浓甜蜜,特别受到民间的欢迎,也严重打压了粮食私酿的风气。

多余的粮食既然不能酿酒,就只能拿去做饲料,这一点虽然看上去有点过于奢侈的,但是朝廷并不禁止。

喂养粮食的猪、鸡、羊都成长迅速、长肉多、出栏快,加之巩邑大肆推广新的养猪法,出版过很多“生猪快速饲养”的小册子,新养殖技术得到普及,肉类的价格也快速降低。很多郡县,普通人家一个月也能吃到一两次猪肉了,当然赵杏儿推动的家兔饲养还在天下进行,但是兔肉无油,吃兔肉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北方的主粮是麦子,南方的主粮是稻子。但是北方在麦子之外,还会轮作豆子。大豆可以榨油,可以制作豆腐,帝国蛋白质的来源更加丰富。全民身体素质得以提高。大秦扶苏七年,新生儿的体重比扶苏初年的平均体重重了15%,甚至可以预期,未来大秦的成年人身高都会比现在的人高出一截。

旧的史书,只会记载王朝更替和帝王将相的生活,记载战争和饥馑。这些真正的成就,不会被历史家关心和重视。即使史官知道粮价下跌、儿童增重,也只不过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会认为这是某人、某些人的努力。

农夫家的儿子夭折率更低了。不,这件事情不会有人记录。也不会有人记录受伤士兵死亡率降低这件事。这些东西过去没有账目,因为没有账目所以无法比较。

赵杏儿做了计相之后,社会生活很多方面的事情都有了数字记录和数字分析的传统,很多成就就可以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比较,

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这个伟大的成就,是靠着扶苏元年到扶苏七年的统计数字比较得来的。

死亡率降低、成活率提高,按照赵杏儿和张苍的推演,意味着,一代人时间,帝国的人口就能超过始皇帝时期。

而探究原因。死亡率的降低就只是因为,烈性酒和酒精的出现,产婆开始使用酒精来洗手和给接产器具消毒。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活人无数。而这个小小的改变,其实缘起自很多年前,赵杏儿生张启明那个时候。

一些最细微的小小变化,给这个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丞相张苍此刻忧心的是,如果大秦人口继续这么增长下去,早晚有一天,国家授田体系会崩坏,一夫百亩的政策无法继续实施。

那可怎么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