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赵杏儿辞职(2 / 2)
“又不会有什么勤王的事情,朝中也人才济济,我夫妻偷个懒,还有好多课题等着我们。”张诚搓搓手。
“还是保留个闲散的职位,三两个月来一次,见一面也行吧?”
“顾问?”
“顾问好,你不能把朕一个人扔在长安不顾不问吧!”扶苏叹气。“赵杏儿要接掌诚记吗?”
“应该是去理工大学的数学系教课……”张诚说,“重回讲台,也需要消耗很大精力。”
“这就好。弘毅还等着蒙铠卸任诚记掌柜,他想跟着做一段时间呢……”皇帝开始给自己的儿子游说了。政府要员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大企业这事儿,从扶苏这个时候就有了。
“他总得先考上大学,学满四年才行吧?”张诚嘲讽的翘起嘴唇。弘毅这个孩子目的性很强,就是有点太强了。这么迫不及待吗?
“自然自然,不好拔苗助长的……”扶苏也有点不好意思,布局是不是有点太长远了?做诚记大掌柜的好处是,有机会执掌一个庞大的组织,增加很多实践能力,又不会真的玩坏,至少还有张诚赵杏儿给兜底。
想来蒙铠去诚记,也有这个因素吧?
“蒙铠不一样,蒙铠是想在我身边多待一段时间,不想太早回到蒙恬麾下。”张诚给出了解释。蒙铠在军中几进几出,对军队的感情却很复杂。想做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却又才干不足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一些打杂和管理工作,分担一点张诚的压力。
扶苏又想起昔年被父皇送到蒙恬身边的往事,内心生出感慨。
“二院划入寺工可好?”扶苏终于谈到了正事。
“不如放在太尉府院最终还是要收归国有,这东西不是资本家该把持的。收归国有之后,二院的人员也就有了官方的身份。
“资金由内府调拨!”扶苏道。二院的威力巨大,扶苏看了是又胆寒又喜欢,这种大杀器,怎么叫人不喜欢。
张诚微笑不语,有人愿意给二院拨款还不好?
大秦复兴八年年末,计相赵杏儿辞去计相职务,跟张诚回到巩邑。
皇帝三次挽留,赵杏儿三次拜辞,十分隆重。最终折中,赵杏儿改任财政顾问,俸禄两千石。兼任博士官,俸禄六百石。
临行前,宫中御花园设宴,皇后代表皇帝亲自感谢赵杏儿为国工作八年,建立起高效强大的财政系统,内库国库仓廪充实。太子赢弘毅持杯为计相亲自斟酒。
吃的是什么不重要,这份来自内宫的尊重,体现了皇家对赵杏儿的格外敬重。
酒宴结束,皇后牵着赵杏儿和赢弘毅的手,说“孩子大了终究要出去闯,放到巩邑求学,我不能亲自陪伴,都交给赵卿你了!”
赵杏儿也只是笑吟吟的答应。赢弘毅在张家已经住了很多年,皇帝的儿子不能给人当义子,不然张诚就已经是义父了。
京城长安的圜阳侯府的牌子没有摘下来,旁边挂了巩侯府的匾额,一门双匾,也是赵杏儿独有的尊崇,这套府邸留有一些仆役看守。之前在圜阳侯府办公的那些计相舍人,已经搬到新的计相府。
新任计相,是之前的计相舍人,桂林糖厂总督查,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