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军队的好处(2 / 2)
皇帝在长安,接到了蒙恬已经再次抵达蒙城的消息,快啊!实在是快,有足够的卡车,大秦的军队能打到天尽头,可惜并没有足够的卡车。在巩邑的汽车厂,已经开工几年,也才凑出这千余辆卡车,都卖给了军队。
据说周地的大豪商师史成车成车的铜钱送到巩邑,就等着能够购买卡车用于货运,师史是货运起家,昔年靠着独轮车,在周地周围开拓商道赚了大钱,对卡车这种载重大、能远行的车辆,一眼就看到它的潜力。
可惜,巩邑汽车厂的产量只能满足军方的订单——目前主要是蒙恬西征部队的订单,长安只有少量的卡车,而东方的部队,甚至连装备卡车的机会都没有,太尉韩信下令,要求函谷关以东的部队每年至少要保证下发更换两双新胶鞋。
胶鞋当然是战斗力。对吧?
随着军队走遍四方,军队把很多先进的生活习惯也带到了四方。洗手洗脚用搪瓷盆,以后洗脸洗脚就不需要去小河边了。搪瓷盆轻便又耐用,还特别干净。比木盆轻便很多。就让无数人喜欢上了。
还有就是这个胶鞋。
大秦之前,黔首黎民有几个是穿过鞋的?有一双草鞋的都已经是相当体面了。履只能是有地位的人穿着,郑人买履的故事到处流传,很多人听了哈哈一笑,但是却没有想过,能买履,已经是非常体面的人了。
即便卜商那样的圣人弟子,生活在陋巷中,也只能穿着前面露脚趾头、后面露脚后跟的破履。
赤脚是人间的常态。北方过冬,还得弄些破布皮子之类把双脚包裹好,淮南以南,大多数人一年四季一生都要打赤脚。
而士兵们把胶鞋带到了四方,让无数人知道,原来还可以穿鞋的。
穿鞋的士兵,就比普通人能走更远的路、能跑得更快。
穿上鞋的士兵,追逐那些土匪,无往不利!
每年会下发两次胶鞋,这个张妈妈牌的军用胶鞋,实在是结实,老实说穿上两三年都没有问题,换下来的旧鞋子,就有士兵拿出去卖,虽然是旧鞋子,那些乡民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拿回去洗洗和新鞋子一样。
穿上旧胶鞋,这走路都如同踩了风一样,那个方便!就算是下田埂耕地,那也是方便的很,再不会有被秸秆扎伤脚的顾虑了。
后来乡民渐渐知道,原来张妈妈牌子的胶鞋也有民用版的,新鞋子比从兵痞手里买来的旧鞋子也没贵多少,质量都还是一样的……
赵芃还没有能让全天下都穿上体面的衣服的时候,张妈妈已经差不多让全天下都穿上新鞋子了。橡胶底的鞋子制作简单,做一双鞋子的速度比做一件衣服要快得多得多!
现在张妈妈的制鞋厂已经引进了一个橡胶注塑生产线,现在鞋底都不需要从沈荃的橡胶集团采购,而是直接用橡胶原料,在制鞋厂自动注胶成型,鞋面的材料自动裁切、人工机器缝制,鞋底自动注胶成型、自动胶粘压制。生产效率极高。制鞋业果然又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张妈妈已经准备从车间主任中选拔几个,前往闽地、吴地去开设新的分厂。能够缩短物流半径,进一步降低在闽越岭南和吴越一带的销售成本。
军事扩张和发展军队建设就有这样的好处,能够把远方的物资带回来,能够把生活方式推出去。
战争,永远是有红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