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南岛土人(2 / 2)
一个明显也是船长的人迎上来说。
公孙哲略有放松。这类事情他是知道的,如果海船发现比较大的岛,自己没有把握实现对这个岛的控制,军方会派遣临近的航船携带物资人力前往支持。
军船当然要无条件服从这种调度,即使是商船,军方联系的时候都会通知商船给付一定的费用,可以回到番禺结算,执行这样的临时任务,甚至还能得到最高民爵加三等的奖励,因此民船参加这样的任务也相当踊跃。
公孙哲看到在旷野上,已经搭建起一个高高的木架子。
“那是信号塔吗?”公孙哲问。
“是的,这里距离大秦太远,需要搭建高塔才能清晰收发电报——我们民船的功率不够。”
民船的电台型号老旧,功率也多有不足,在远洋通讯上,处于劣势,这也是民船只能在岛链范围内行动,无法像天鉴号这样配备了大功率电报机的考察船能一直行驶到南半球的原因。
“我一直在绕行,已经有日子没有接到番禺的电报了,有什么新消息?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公孙哲问。
在夷州岛南部行动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收不到信号,不知道朝廷方面的这些动作。
“据说朝廷派了一个船队正往这面来,公孙船长眼下最好在这里等候朝廷船队,确认你发现权、确认岛上利益分配之类的肯定需要当面处置……如果公孙船长的补给不足,我们带过来的物资还有富裕,可以分一些给您,当然比在番禺要贵一些……不过您打收条给我就行,回到番禺再结账。”民船的船长说。
商人嘛,就算是有心帮助你,也不能让人亏本,这个做派倒是在公孙哲的意料之中。
公孙哲也便安排船上的水手,将从夷州岛南部砍伐的一些树木运送到岸上来,在这里就地锯木,建造几间板房,作为临时的陆地居所,等候朝廷派人到来。
既然这片旷野没有什么猛兽,那能搬到陆地上生活,就还是搬到陆地上。
总是在船上,走路都飘飘摇摇,能够脚踏实地的感觉还是舒服一些的。
公孙哲将自己的电台接到那个高高的木架天线上,给番禺海事局发报汇报自己的行程和当前位置,表示自己刚刚完成环岛的考察,现在已经回到最初的登陆点,随时等候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发完这条电报,公孙哲又给长城大学发了一份电报,向自己的父亲公孙尼子校长报平安,并且汇报自己刚刚完成一个对新大陆的考察,见到很多奇异的动植物,正在准备完成这次考察见闻的撰写,请父亲不要担心。祝愿父亲身体健康。
儿行千里,心有所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