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和公孙承对话(2 / 2)
伸手捏了捏鼻梁,抬眼看向公孙璟。他的目光依旧锐利,像审视朝堂上的奏折般,上下打量了公孙璟一番,才开口问道:“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莫不是和那彭国公又闹了什么新鲜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嫌弃,却也藏着一丝关切。
公孙璟知道祖父对阿渊向来没什么好印象,在祖父眼里,彭渊是配不上公孙家的。
但他闻言也不恼,只是弯了弯嘴角,笑着说道:“祖父说笑了,孙儿今日来,不是闹了什么事,是有件正经事想和您商议。”
“哦?什么事能让你特意跑一趟?”公孙承端起桌上的茶杯,杯身是素雅的青花瓷,上面绘着浅淡的兰草纹,他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目光落在公孙璟身上,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却带着几分探究。
公孙璟在祖父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那椅子铺着厚厚的棉垫,坐上去很舒服。他双手放在膝盖上,定了定神,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祖父,我和阿渊打算在迎亲后,直接住在帝师府。”
话音刚落,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公孙承拿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中,抬眸看向公孙璟。
“当真是笑话,住在帝师府?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他的声音比刚才沉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
“孙儿知道。”公孙璟迎上祖父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语气依旧坚定,“彭渊也同意了,他说,若是我嫁去国公府,他便入赘到帝师府。但我想着,帝师府是祖父您在的地方,也是孙儿从小长大的家,一草一木都熟悉,住在这里更自在些。而且,这样也能时常陪伴在祖父身边。”
公孙承听完,嘴角发出一声嗤笑,像是听到了什么荒唐的事情,他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咚”的一声轻响。
他双手交叠放在腹部,靠在太师椅的椅背上,一脸嫌弃地说道:“哼!我看你是被那彭渊迷昏了头!他彭渊好歹也是堂堂国公,非要赖在我帝师府?这要是说出去,人家还以为我公孙家仗着是帝师,欺负他瑞国公呢!”
公孙璟早料到祖父会这么说,他没有急着反驳,只是耐心解释道:“祖父,他只是在意孙儿的想法,才主动提出要住过来。而且,住在这里,也能避免京中那些不必要的议论。您也记得,之前孙儿在文武百官面前自请嫁入国公府,已经引起了不少风波,朝堂上还有人私下议论。若是婚后再折腾,难免又会生出些事端,徒增麻烦。”
“议论?你现在倒怕议论了?”公孙承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眼神也锐利了几分,“当初你在大殿上,当着陛下和满朝文武的面,说出要嫁入国公府的话时,怎么不怕议论了?那会儿你胆子不是挺大的吗?现在倒想起在乎这些闲言碎语了?我看你就是为了那彭渊,什么都愿意迁就,连自己的性子都改了!”
公孙璟无奈地笑了笑,眼底带着几分温和:“祖父,孙儿知道您是为了我好,怕我受委屈。但彭渊待我是真心的,您要是和他多接触几次就知道了,他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心思细腻,对我也处处体贴。他愿意为了我放下国公的身段,主动提出入赘帝师府,这份心意,孙儿不能辜负。”
公孙承脸上依旧是那副不赞同的神情,眉头还是皱着,但眼神却柔和了些许,不再像刚才那般锐利。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书房窗外的庭院里,那里有一株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如今已经长得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他缓缓说道:“他自己提出来的?”
公孙璟从祖父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松动,祖父的声音不再像刚才那般严厉,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他知道祖父嘴上厉害,心里其实比谁都在意家人,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意轻易表露出来。于是他继续说道:“祖父,您难道还不信孙儿的话吗?”
公孙承转过头,深深地看了公孙璟一眼,眼神复杂,有欣慰,有不舍,还有几分纠结。
他何尝不希望孙儿能在身边陪伴?只是他一辈子好面子,又看重规矩,实在拉不下脸来主动说希望孙儿留下。
沉默了许久,公孙承手指在太师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才缓缓开口:“那彭渊……他真的愿意入赘到帝师府?他就不怕京中的那些王公贵族笑话他?“
“祖父,阿渊他不是在乎这些虚名的人。”公孙璟语气诚恳,眼神坚定,“他说过只要能和我在一起,住在哪里都无所谓,更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而且,他也很敬重您……”
“这话你自己信吗?”公孙承嗤笑一声,公孙璟安静的闭嘴。
说到学问和谋略,公孙承一生钻研学问,辅佐过两任帝王,对朝堂之事有着独到的见解,也向来欣赏有才华且好学的人。
可彭渊打眼一看,也不是肚子里有墨水的家伙,别说他对彭渊还有些偏见,实在是这个家伙他本身就不靠谱。
不过,他脸上依旧没什么好表情,依旧带着几分嫌弃地说道:“哼,他那点本事,在战场上或许还行。不过,既然他有这份心,那我也不拦着。只是有一点你要记清楚,入赘到帝师府,就得守我们帝师府的规矩,言行举止也要符合礼法,不能再像在外头那样随心所欲、大大咧咧的,连圣上都不放在眼里!想什么样子!!”
公孙璟见祖父松口,眼底都染上了笑意:“孙儿明白!一定会好好叮嘱阿渊。”
“但愿如此吧。”公孙承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不少,不再像刚才那般紧绷,“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本不该过多干涉,毕竟日子是你们自己过的。只是,我公孙家世代书香,家风严谨,脸面不能丢。既然你们决定住在帝师府,那就得好好筹备,不能让人看了笑话。该有的仪式不能少,宴请的宾客也要仔细斟酌,不能出半分差错。”
“祖父放心,孙儿和彭渊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婚礼的流程按照咱们京城的传统来,阿渊已经在写喜帖了,明日就把帖子拿过来给您过目,听听您的意见。”公孙璟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期待。
公孙承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书,却没有立刻翻开,只是用手指摩挲着书脊,这次的语气明显温和了许多:“行了,知道了。你也别在这里杵着了,去歇会儿吧。回头让厨房他们多做几道,中午就在这里吃饭。”
公孙璟心中一暖,这份隐藏在严厉下的疼爱。他起身再次向祖父行了一礼:“多谢祖父,孙儿告退。”
走出书房,公孙璟只觉得浑身轻松,之前的担忧和紧张一扫而空,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日头已经渐渐升高,驱散了薄云,阳光变得明媚起来,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庭院里的花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花香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