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萧皇后来了(1 / 2)
此前,赵匡胤的使者与耶律璟的臣僚已进行了数轮秘密接触。
双方各有算盘,互信极低。
赵匡胤想暂时稳住北方,避免两线作战。
耶律璟则想从与宋的冲突中抽身,集中精力解决内患,并观察南方局势。
然而,李从嘉闪电般吞并吴越的消息,成了最终促成合作的最后一把推力。
它让赵匡胤和耶律璟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共同的敌人成长速度太快,若再彼此掣肘,只会让李从嘉坐大。
辽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留守府衙内。
炭火盆驱散了深秋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烤鹿肉的油脂香和马奶酒的醇厚气息。
辽穆宗耶律璟斜靠在铺着虎皮的胡床上,手中拿着一封盖有宋国印玺的国书,另一只手则端着盛满“仙林酿”的银碗。
他醉眼朦胧地扫过文书上的条款,忽然哈哈大笑,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喷出满口的酒气。
“好!好个仙林酿,大唐的好酒啊!今日之事,更是畅快!”
他晃了晃手中的国书,“那赵匡胤,也有低头求我大辽的一天!哈哈哈!”
堂下,辽国南面官系统的核心重臣齐聚一堂。
南院大王耶律挞烈面色沉毅,南京留守萧思温眼神精明,南院枢密使高勋若有所思,南京中枢舍人郭袭面容肃穆,禁军统领耶律夷腊葛按刀而立。
这个时代的辽国采用一国两制的国策。
南北分治。
太阳下没有新鲜事,双轨制,南北分开的制度,让辽国空前强大!
北院大王耶律吼,基本保持游牧民族的统治模式,居住在内蒙古赤峰一带,管理宫帐、部族、属国之事,处理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事务,是辽国的权力核心。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官员系统仿唐制,主要管理汉地州县、农耕百姓。
辽国地域辽阔,分为三大主行政区域,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中京、南京(今北京)。
耶律璟一般居住在上京和南京两地,游牧民族的习惯,更多时候打猎迁徙……居无定所。
曾出使南唐的崔勋也在一旁恭听。
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陛下!赵匡胤绝非善类,此人出身行伍,一根盘龙棍打下大周江山,乃中原第一等的枭雄!”
“他此番求和,绝非真心臣服,不过是忌惮南唐兵锋,欲暂稳北方,腾出手去对付那李从嘉罢了。”
南京留守萧思温微微颔首,接口道,他的语气更为沉稳老练。
“挞烈大王所言极是。赵匡胤初登帝位,内部藩镇未平,确无力北侵。然,真正可怕的,是南唐那个李从嘉!”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加重,“据南京探报,此子数月之间,摧枯拉朽般并吞吴越,其军中新式兵器、弩炮威力惊人,更兼治政有方,深得民心。”
“观其用兵伐谋,狠辣果决,已有汉武帝、唐太宗之雄主气象!”
“若任由其击败赵宋,一统中原……届时,一个整合了南方人口、财力、物力,且锐意进取的庞然大物立于我朝之南,其志岂会仅在中原?”
“必欲将我大辽逐回漠北,收复燕云而后快!”
南院枢密使高勋作为汉官领袖,更侧重实际利益,他捻须道。
“萧留守所言,乃长远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