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宋使入蜀(1 / 2)
成都蜀宫大殿,虽不及开封汴梁的宏伟,却也富丽堂皇,别具一番锦绣气象。
蜀主孟昶端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知枢密使事王昭远昂首挺胸,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宰相李昊面色平静,眼神深邃,老将高彦俦则按剑而立,目光如电,紧盯着殿门。
就连一些原本不该参与朝会的勋贵,如伊审征等人也位列其中,显示出蜀国对此次宋使来访的极高重视。
片刻,宋使张晖在侍卫引领下,昂然入殿。
他不过三十余岁年纪,身着宋国官袍,风尘仆仆却步履沉稳,面对满殿蜀国文武审视的目光,毫无惧色,从容行礼。
“大宋皇帝驾下,驾部员外郎张晖,奉旨觐见蜀国国主。”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孟昶微微颔首,示意免礼:“贵使远来辛苦。不知宋主遣使而来,所为何事?”
张晖直起身,从怀中取出国书,朗声道。
“我主宋皇陛下,承天景命,继周正统,已君临中原,抚有四海。闻蜀主心向中原,特遣微臣前来,宣示恩德。望蜀主能明辨时势,谨守臣节,一如往日尊奉后周故事,奉大宋为正朔天子,岁岁朝贡,永为藩屏。如此,则两国修好,蜀地可保太平。”
这话听起来客气,实则绵里藏针,直接将“尊奉正朔”、“岁岁朝贡”的要求抛了出来。
王昭远闻言,立刻出列反驳,他素以口才自诩,扬声道。
“张使者此言差矣!我主陛下治理西川,百姓安乐,境内太平,自守有余,何须他人认可正朔?况且,如今天下纷扰,南唐势大,宋主新立,自身尚且……呵呵,恐难以为我蜀地提供庇护吧?”
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轻视。
张晖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微微一笑,目光锐利地看向王昭远:“这位想必就是王枢密?久闻大名。王枢密可知吴越钱王之事?”
他不等王昭远回答,便环视全场,声音提高了几分。
“钱王亦曾以为凭借江海之险、富庶之资可保无虞,对南唐虚与委蛇!然南唐李从嘉,雄才之主也,其志在一统天下,岂容卧榻之侧他人鼾睡?八万大军,月余而下杭州!”
“今其已尽得东南,兵锋正盛,下一步,西取巴蜀以固上游,北上中原以争天下,乃必然之势!试问,届时蜀国凭何自保?仅凭天险乎?那天险可能挡得住南唐的霹雳炮、猛火油?”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
“我大宋陛下,仁德宽厚,念及蜀地百姓,不忍刀兵相加。故愿以君臣之名分,保蜀主宗庙祭祀。”
“若蜀王肯尊奉大宋,则南唐若敢西侵,便是挑衅大宋藩属,我大宋天子便有堂堂正正之理由,发天兵以讨不臣,援救蜀地!反之……”
张晖目光灼灼地盯着孟昶。
“若蜀主首鼠两端,既不肯明示尊奉我朝,又欲与南唐暗通款曲,届时南唐大军压境,我大宋有何名义,为一家意图不明的‘邻邦’出兵,去与强唐死战?岂非师出无名?请蜀主三思!”
这番话,赤裸裸地挑明了利害关系。
尊宋,宋有理由帮你。
不尊,你被唐打了也是白打,宋只会坐山观虎斗。
殿内群臣一阵骚动。李昊眉头紧锁,高彦俦面色凝重。
张晖的话,确实击中了蜀国策略中最致命的一点,你想左右逢源,但两大强权都可能因此将你视为敌人而非盟友。
大将赵彦韬出列喝道:“哼!宋主自身立足未稳,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之余孽恐尚未肃清,北有强辽窥伺,有何能力越秦岭、跨剑阁来援我蜀?空口白话,岂能取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