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剑指巴蜀(1 / 2)
潭州城。
大殿内,炭火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激昂。
巨大的川蜀舆图悬挂于殿中,山川险隘,江河城郭,纤毫毕现。
李从嘉曾经亲自去过川蜀,手下又有徐蕊儿的家族效力,对于川蜀地形极为了解。
李从嘉与麾下文武重臣齐聚一堂,最终的伐蜀方略,正在激烈的争论中逐渐成型。
“陛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大将李雄指着地图上的剑门关,“若走北线秦陇,虽有旧道,然栈道年久失修,更需直面剑门天险,强攻损失必大,且极易被宋军自关中方向干扰。”
“李将军所言甚是。”
宰相赵普接口道,他的目光则投向长江,“臣以为,当以我大唐水军之利为主。主力自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西进,直扑夔州(今重庆奉节),破其锁江防线,打开入川门户!”
“此策稳妥,然仅一路,恐蜀军集中兵力固守夔门,迁延日久。”
枢密使张*沉吟道,“需有一路奇兵,出敌不意,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此时,曾效力于荆南,对西南地形极为熟悉的的老将梁延嗣出列,声若洪钟。
“陛下,诸位大人!老夫不才,愿领一军!老夫本就是荆楚人士,于这长江水道、鄂西山地了如指掌,麾下也多熟悉水性的湖湘子弟。由归州入夔州,老夫愿为先锋!”
李从嘉赞许地点了点头。
梁延嗣的威望和经验,确实是西路主将的合适人选。
然而,奇兵何在?
众人的目光在地图上搜寻。
突然,李从嘉想起一人。
那名身高九尺,身材魁梧、身着斑斓苗服的将。
“秦再雄,可率苗兵开辟南路!”
顿时,所有人的思绪都聚焦在这位辰州(今湖南沅陵)苗蛮首领身上。
秦再雄在湘、黔、川交界地带威望极高,其麾下苗兵悍勇无比,尤擅山地丛林作战。更是在攻伐南汉的大战中屡立战功。
如今手握重兵,在南汉一带,平定叛乱。
如今南汉已经归顺一年有余,各地主要叛乱势力都已经被剿灭,可以抽出秦再雄攻打川蜀。
李从嘉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的辰州,然后向西划过一道弧线,越过常人难以通行的武陵山区,直指涪州(今重庆涪陵)、渝州(今重庆)。
“苗家儿郎,不惧山高林密!可率本部精兵,并请彭师健、彭师亮两位将军相助,自辰州西进,攻取培州(约今黔江地区)等地,沿乌江水道北上,直插蜀国腹地!此路虽艰险,然正因如此,蜀军必无防备!”
此话一出,满殿赞同!
前些日儒将吴翰提出策略,可绕行大理攻打川蜀,攻敌不备,出其不意。
这件事情就引起了李从嘉的思考。
但是如今大理,势力复杂,国主段氏,权相高氏把持朝堂,还有老臣遍布的董氏,争夺实质控制权,难以轻易派使者说服。
所以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辰州出发,攻打培洲。
这些日子,众人都在讨论如何攻打川蜀。
这是一条极其大胆且艰苦的路线,但若成功,将如一把尖刀,避开所有正面防线,直接捅向成都平原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