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雄关铁壁(1 / 2)
三日血战,夔门之前的江水已被染得泛红。
面对如此天下雄关前,李雄也一筹莫展。
这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瞿塘峡,自从三国蜀汉之后,历代要取巴蜀,必先取得此关。
瞿塘关!
这几日,唐军巨大的楼船舰队,如同被激怒的困兽,一次次撞击着蜀军布下的铁索浮桥防线,却又一次次在密集的箭雨、滚石和拍竿的打击下铩羽而归。
岸上,唐军步卒试图强攻两岸营垒的企图,也在蜀军凭借地利发起的顽强反击中损失惨重。
主帅李雄站在楼船望台上,望着那依旧巍然耸立、仿佛不可逾越的夔门雄关,眉头紧锁,面色凝重。
他自随主上起兵以来,南征北战,罕逢敌手,却从未遇到过如此难啃的骨头。
这高彦俦,用兵如铁壁铜墙,将地利发挥到了极致。
瞿塘关(即夔门)上,旌旗猎猎。
老将高彦俦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巡视瞿塘关防线。
监军武守谦跟在身侧,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与轻蔑,在他看来,如此龟缩防守,实在有失武将威风。
高彦俦缓步走着,目光扫过脚下奔腾的江水和对面唐军连绵的营寨,坚毅的面容上古井无波。
江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须发,也吹动了深埋于记忆深处的烽烟。
“高帅,唐军攻势虽猛,但在您老人家布置的这铁桶阵前,也不过是徒劳无功啊。”
身旁一位跟随他的老亲兵,高志笑着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信赖。
高志如今鬓角斑白,显然与高彦俦多年的主仆关系,是他的亲卫将领,微微颔首,目光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十数年前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那时他还年轻气盛,作为一员骁将,奉命救援被后汉军队围攻的安都寨。
他率精锐骑兵连夜奔袭,拂晓时分突入敌阵,身先士卒,一柄长枪,宛如吕布转世,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那一战,他凭着一股锐气,硬生生将兵力占优的敌军击溃,收复了战略要地。
安都寨之战,击败强大后汉,保蜀境十余年太平。
凯旋之时,三军欢呼,先帝(孟知祥)亲自犒赏,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老兄弟,跟随我多少年了?”高彦俦缓缓问着。
高志兴奋说着:“随将军从并州起兵,整整跟随将军二十年了。”
高彦俦不禁感慨:“老夫,最为失意的一战,当属与大周的秦凤之战,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数年前面对势大的后周军队,他受命坚守。
那是真正的苦战,敌众我寡,援军迟迟不至。
但他硬是凭借坚固的营垒和得当的调度,与当世名将向训、王景率领的周军鏖战半年之久,让强大的周军寸步难进,创造了以弱抗强的奇迹!
那段日子,他日夜巡营,与士卒同甘共苦,稳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
然而,最后结局,却是冰冷的背叛与无奈。
正当他苦苦支撑之际,判官赵玭这个他一度信任的部下,竟贪生怕死,暗中与周军勾结,献城投降!
导致防线顷刻崩溃,他虽奋力搏杀,终难挽败局,只能带着无尽的屈辱和愤懑败归成都。
蜀王明察,念其苦劳,未曾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