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合谋(1 / 2)
萧思温笑道:“盟约细节,还需细细商榷。比如,这出兵时机,兵力多寡,粮草辎重如何协同,还有……事成之后,这‘各取所需’,又当如何界定?”
赵光义心知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讨价还价开始了,但他已然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他肃然道:“自然,一切皆可详谈。我皇兄有言,宋辽既为盟邦,必以诚相待。”
帐外北风呼啸,帐内,一场针对南方新生巨人的秘密同盟,就在这酒肉与机锋之间,初步达成了意向。
穹庐大帐内,炭火噼啪,酒意微醺,但赵光义与萧思温之间的气氛,却在初步的“共识”后,迅速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
既然确定了共同对付李从嘉这个目标,接下来便是如何动手的具体谋划。
赵光义显然有备而来,他挥退侍从,仅留心腹宋琪在侧,然后凑近地图,压低声音道:“萧留守,李从嘉在淮河、长江沿线布防严密,正面强攻,纵然能胜,亦必损失惨重。
本王有一‘奇兵’之策,或可收出其不意之效。”
他手指顺着地图上的海岸线滑动:“我大宋可开放沧州、青州、沂州一线口岸,允贵国精锐骑兵,假扮商队或利用我提供的船只,秘密由此过境。”
“贵军可沿此路快速南下,直插伪唐防御相对薄弱的海(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以此地为奇兵突击之所,若能一举夺下海州,便在伪唐柔软的腰腹之地,钉入一颗致命的楔子!沿途粮草消耗,皆由我大宋一力承担!”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萧思温。
“与此同时,我大宋主力将在光州、寿州一带大张旗鼓,制造渡淮南下的巨大压力,吸引李从嘉的主力布防于淮西。”
“如此,便可为贵军奇袭海州,创造绝佳的战机!一旦海州攻克,此地可作为贵国日后南下的重要据点,我大宋甚至可将其拱手相让!”
赵光义此言,已是将“借辽兵”之策推到了极致。
在这乱世之中,向北方强邻借兵并非没有先例,昔年后晋石敬瑭便是借此上位,遗臭万年。
如今,在赵光义的极力推动下,强大的宋国,为了扼杀南方的威胁,也不得不走上这条充满风险与争议的道路。
事已至此,宋国赵氏也是无奈的选择。
其一,李从嘉统一淮南以南,疆域之广,人口之众,财力之丰,已超越占据中原的宋国,国力空前强大。
其二,伪唐正处于快速消化整合、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若让其安稳发展数年,以其展现出的高效治理与革新魄力,其崛起之势将不可阻挡。
其三,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都与李从嘉在战场上交过手。
深知此子用兵如神,更可怕的是其治国之能。
眼见其在南方推行的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赵匡义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若不趁其尚未完全稳固内部,将其拖入战争泥沼,消耗其国力,待其羽翼丰满,对宋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他们苦守中原,还要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威慑,如何能安心攻打唐朝,不如合兵一处,共同瓜分利益。
此时辽国几次内乱,没有空前强大,而宋国也没有吸收南方的财力,但是两者合兵在一起,可以说是当世最强的兵马。
萧思温这只老狐狸,岂是轻易能被画下的大饼所打动?
他听着赵光义慷慨激昂的计划,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只是用手指缓缓敲击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