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国:征战汉末 > 第696章 清算与新政(十)

第696章 清算与新政(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荀彧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王弋仔细思索后才说道:“我认为农税不应该完全由朝堂制定,各地土地不同,天时不同,所得产出亦不同。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都不是一个合适的额度,应该由朝堂制定一个底线,再参考各州郡的粮食产出,划分出不同税率。”

“不可。殿下,若如此行事,农户岂不是全去低税之地,而逃离高税之地?万一因为开垦新地引发冲突,此举不是弃本逐末?”

“不然,只要两者差距足够大便可。文若,百姓或许没有你等聪明,但土地事关生死,百姓们会仔细计算涉及到的每一件事情,只要两地收益相差不大,百姓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

“确实如此。”荀彧沉吟片刻,说道:“既然是这样,臣以为不如设定一些田地免税。”

“免税?”

“是的,为每户农户给予一定量的土地免税,所产之物全部由百姓所得,官府只收田税,不收农税。”

有人闻言立即反问:“荀尚书,如此一来百姓岂不是只会好好耕种免税的土地,不尽心耕种租赁的土地?”

“不然。”荀彧摇了摇头,自信道,“土地免税并非免税土地,官府只是不收那些土地的税,不是给指定的土地免税。”

“可以。”王弋点头认同,“十分之一。每户的田地有十分之一可以不交农税。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农户收入,也能保证田地耕种数量。

文若,你写一份疏奏……算了,子初,此事也交由你户部负责,若人手不够,你可以联系太学院,让那些学子们提前感受为官者应该做些什么。”

“臣领旨。”刘巴应下了此事。

就在此时,刘晔忽然开口道:“臣觉得典军府的屯粮政策不能改,就算要改也只能加大屯粮,而不是减少。”

“刘子扬,大家都在尝试尽量缩减,方便新政推行,怎么典军府就不行?再说了,你是兵部官员,管不到典军府的事吧?”

“我确实管不到,但就是不能改。”刘晔的态度十分坚定,解释道,“殿下,新政推行十分重要,其他诸侯不可能不知道,可是新政又十分庞大,他们无法了解到全部,想要窥伺一二,除了细作就只剩观察殿下用兵的情况。

新政初期所需人力物力庞大无比,国库必定会有亏空,一旦被他人察觉时机必定引兵来犯。所以想要不受外敌干扰,臣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诓骗他们此次新政加强的不是民生,而是军事。

如今诸侯割据,加强军事乃是众人共识。增强典军府的粮草囤积就会让其他人认为殿下在囤积力量,发动战事。

如此一来他们也会加强军力,此消彼长,待我等改革完成,他们除了军力再无其他,而殿下将以全盛之姿平定天下。”

“准。”王弋根本没给其他人思考时间,直接定下了刘晔的计策。

战略诱骗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王弋知道就算其他人打过来也不可能打赢他,但没人干扰总好过有人来找麻烦不是?

而顺着刘晔的思路,周瑜更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殿下,既然敌人可能趁机进犯,不如我等先制造些危机如何?

水军操练多年,但多数时日都在沿海清剿海盗,维护商路。臣以为不如趁此机会深入长江,也好让水军将士们适应江河作战。大江不比大海,亦与大河不同,将士们还是要多多适应的。”

“不行吧。”荀彧并不赞同周瑜的想法,说道,“水军数量庞大,虽然粮道可以保证,可一旦出动消耗也十分巨大,只靠存粮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公瑾之计乃是长久之计,此时施行恐怕不妥。”

“也不是不行。”还未等周瑜开口反驳,王弋忽然说道,“我倒是认为公瑾的计策很好,想要新政施行,必须要给予他们各方面足够的压力,不能只以守势应对。”

“可是殿下,粮草……”

“文若,其实不一定非要出动水军,至少不用出动所有的水军。水军想要练习在大江上战斗,轮流出击即可,不需要大兵压境。”

“人数过少,恐怕压力不足啊。”

“足!”王弋眼中忽然寒光一闪,冷声说,“几人联合给我送了一份大礼,孤不回礼岂不是失了礼数?哼,这一次孤一定将压力给得足足的!”

“殿下可有良策?”

“孤记得山地营不是在邺城附近训练吗?里面还有很多山越人?哼,此次他们在司隶兴风作浪,害得王景兴殒命,想必那些山越人得知此事后应该很想回家乡看看吧。”

“哈哈哈……”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笑不止。

山越是蛮夷,蛮夷不懂礼数、不遵礼法、难以教化,为人所不屑。

但蛮夷有一个优点,非常非常高尚的优点,那便是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为那个人效死命。

当初刘虞死的时候无数鲜卑跑到他祠前自刎殉葬不是开玩笑的,那些山越人能有今天可是被王朗从山里拉出来的,要是让他们得知王朗被刺杀,主使者还能有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