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快刀斩乱麻(上)(1 / 2)
“他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真的是当众这么说的?”
“哎呀,王公,都到这时候了,我难道会跟你磕牙逗闷吗?当时那么多人看着,必然是当众说的啊!”
“好好好,你很好,这份情义,我王氏认下了,还请收下这袋金珠,且先从后门离开,来日必有厚报。”
“唉……这……王公,我不是要来贪这些东西,而是想要跟王公知会一声,大宋历来是与士大夫一起治天下的。
陆相公久在北地,沾染了胡风,动辄打打杀杀,这样不好。
但是王公可千万不要糊涂,若是一口气忍不下来,葬送了百年世家,那可就罪过大了。”
“我知道,我知道,你且先去……”
片刻之后,王会回到了大堂之中,此时已经有十余名王氏男丁在此落座,正在交头接耳。
“宇文家怎么说?”
其中一名年轻人起身,面色为难的说道:“他们说一切听他们老祖宗的,既然老祖宗没有发话,那他们就得任由官家予取予求。他们还说了……”
见到侄子吞吞吐吐,王会皱眉呵斥:“快说!”
那名年轻人咬牙说道:“宇文家老祖宗说了,如今家族兴衰,是靠在大宋身上的,乃是士大夫从大宋身上吸的血,此时大宋正在关键时刻,想要将这部分血要回去,也是有大用,更是理所当然的。”
王会冷哼一声,随后说道:“这老匹夫,过了一辈子荣华富贵的日子,如今快死了,又觉得家族财货田产不重要了。
他怎么不在靖康之变的时候,将家当全都献出去?!不管他了,范文昌怎么说?”
另一名年轻人起身:“范员外说要与我王氏同进退,这陆相公太不像话,虽然口口声声说要以国事为重,可如今西川儿郎都在关西厮杀,他却想要扰乱四川,岂不是与之前的说法南辕北辙吗?
他即便不是个奸臣,也得是个眼高手低,不通世事的废物!”
王会此时方才微微平复了心情,复又冷哼一声:“这范文昌蠢了一辈子,终于精明了一次。”
但刚刚说话的年轻人却有些迟疑的说道:“叔父,难道咱们真的要与制置使作对吗?我听说……听说这名制置相公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王会抓起茶盏,狠狠往地上一掷,在碎裂声中勃然说道:“这是我想要与他作对吗?!分明是他不想给咱们一条活路。
让咱们退田,咱们退了;接下来又是度田,又是清丈隐户,这是要将咱们往死里逼啊!还有他今日说什么秦相公是咱们姻亲,他做的事情八成都有你姑母参与……”
说着这里,王会仿佛又是愤怒,又是心虚,脸上的表情也怪异起来:“秦相公做的那些事情,也是可以沾上的吗?
若是真的认了,来日死无葬身之地不说,是要遗臭万年的!
可如今他就是要给咱们家扣上这口黑锅,你说我能如何?宗族又能如何?”
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此时也叹了口气:“六郎,我当日就说了,你阿姐既然有过继来的子嗣奉养,就不应该接回来。如今这般祸事,都是你当日心软所导致的!”
王会勃然,指着对方大骂:“王琮!你在这里充什么事后诸葛亮,我问你,你当日就没有眼馋秦相公所遗留的人脉?你当日就没有对秦相的照拂有些感念?如何现在都是我的错了!”
王琮哑然。
秦桧是个十足的王八蛋,这件事不止天下人知道,甚至他自己本人也知道。
因此,秦桧在执政后半段不停的修改史书,删减史料,以至于在后世看来,打得金国人人害怕的岳飞似乎平生只有两场胜仗一样。
秦桧虽然死了,他留下的势力,或者说的干脆一点,就是投降派与一部分主和派,当时依旧占据着朝堂的关键位置。
就比如在完颜亮南侵之前的宋国宰相汤思退。
因此当时王会觉得将自家阿姐接回来是能与这些政治遗产搭上边的。
谁会追究一个老寡妇的责任呢?
可谁知道,如今竟然会有一个快要气疯了的制置使从北地而来,就是揪着这事不放呢?
“要不现在就将你阿姐送出去?”
王会更加愤怒:“别做梦了,如今陆游怎么可能放过我们?到时候连阿姐那边的助力都没了,方才是最为艰难之事!”
“如今咱们千万不能自乱阵脚,陆游只是占据了制置使的大义,其余的还有什么?”
“陆游前些年都是微末小吏,后来又是在北方厮混,在朝中也只有虞相公被他蒙蔽,对他有所护佑。”
“在四川地方上,更是咱们全面占优,尤其是咱们与范氏联手之后,更是足以让陆游政令出不了府衙。”
“我的意思很简单,明日就找个村子,闹点民乱,就说是陆游官逼民反!到时候朝中一起发力,就不信这厮还能稳坐制置使的官位!”
“叔父说的有理,小侄还有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