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奸似忠藏巧诈(下)(2 / 2)
不过陈俊卿还是不放心,对赵眘再三嘱咐:“官家,臣知道吴太尉引军在外,一定会有小人攻讦。
然而吴太尉所领的乃是西川兵马,从将领到士卒,他们的家人都在四川,吴太尉即便想要割据,又有几个人会扔下家人叛逃呢?
而且吴太尉的军资粮草都由大宋供给,在陇右新设立的军屯也由朝廷派遣官吏管辖,他根本就是没办法反的。
还望官家明察,吴太尉乃是国之重臣老将,万万不可猜忌啊!”
一番话说下来,陈俊卿已经是粗气连连,双目都已经赤红了。
赵眘脸上有些犹疑之色更甚,却在陈俊卿的恳求下,终于艰难点头:“朕明白了,朕一定会坚持到底的!”
陈俊卿微微放松,却还是在出宫之后,立即给虞允文写信,让他一定要分出心神来当心史浩。
这名之前主战,后来主守的当朝右相,似乎有了主和之意。
陈俊卿不是傻子,赵眘昨天还好好的,今日在与史浩密谈了一番之后,就转变了政治立场,不是史浩搞的鬼,难道还是有人托梦来的吗?
书信写出之后,陈俊卿依旧心神不宁。
右相毕竟是当朝宰辅之首,他一个人很难与之对抗。
而且史浩毕竟已经当了数年宰执,也有一群心腹,若是陈俊卿拉起一群人去弹劾,岂不是会起了政争?
现在南阳与关西方向都在用兵,绝对不是起政争的好时候!
陈俊卿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在书房中一直待到了深夜。
而皇宫之中,赵眘同样枯坐到了深夜,他在垂拱殿抬头看着舆图,低头翻阅以往的奏疏,脸上时而愤懑,时而惊慌。
他不断在大殿中来回走动,披头散发,喃喃自语,犹如鬼魅一般。
内官皆是惊慌失措,却又不敢阻拦。
赵眘只是中人之姿,这是理所当然的,若是他天生聪慧英明神武,那赵构也绝对不会挑他作为继承人了。
而多年未成为太子,朝不保夕的日子更是使他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若不是接连对金国的大胜,说不得赵眘根本就坚持不下去了。
现在赵眘十分信任的师傅告诉他,往日为你拼死作战之人其实都是有异心的,他们的北伐成果都是为了自己,根本就不是为了皇帝与大宋。这让赵眘迅速陷入了迷茫之中。
折腾到了深夜之后,赵眘方才顶着昏沉的脑袋抬头:“召提举皇城司龙大渊觐见。”
内官连忙跑到龙大渊府邸,将其从小妾的怀里拽到了宫城。
“官家!官家……”宫城到了夜间就会关闭,除了宰相之外,其余人都不能擅自开启,因此龙大渊是踏着梯子登上的宫城城墙,又是一路狂奔的来到垂拱殿,待见到赵眘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
“呼……呼……可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赵眘看着龙大渊的双眼,缓缓开口:“三郎,朕信的人不多,你是其中之一,现在你要如实回话。”
作为内臣,龙大渊才没有宰执的姿态,直接叩首说道:“官家请问,臣一定说实话!”
赵眘:“你说四川、荆襄、山东会不会联合反叛作乱?!”
龙大渊浑身一颤。
即便这厮再傻,也知道这三个地名都代表何人。
他本能的感到有些慌乱,因为官家既然问起了这些名字,自然就会有疑心。
政局的动荡往往就是从皇帝小小的疑心开始的。
龙大渊却知道自己不能犹豫,立即抬头回答:“官家,襄樊是绝对不会反的,而山东是一定会反的。”
赵眘缓缓点头,却是不置可否。
“至于四川……”龙大渊思量片刻之后,还是咬牙说道:“臣只是听闻陆使相从北地带来百余死士,这次屠戮王氏,就是他们去做的。”
赵眘目光一凝:“此事当真?”
龙大渊连连点头,却在下一刻连连摆手:“皇城司只是浅浅探知了,当夜似乎有北人的口音,具体怎样,事发突然,又是夜间大乱,谁也说不清楚的。”
赵眘瘫坐在椅子上,摆了摆手:“你且下去吧,记住,刚刚那番话,不许对任何人说!”
龙大渊欲言又止。
因为此事他已经告知了史浩了。
但见到赵眘扶额,满脸皆是痛苦之色,龙大渊还是没敢说什么,只能嘱咐几句‘保护龙体’之类的废话,随后躬身离去了。
直到内侍也都退下后,赵眘方才抬起头来,目光复杂的看着舆图,口中喃喃:“四川……四川绝对不能乱……”